克萊恩心想,火藥店始終沒有得到番號,或許是因為巴爾·達克羅德知道這群悍匪以前乾的都是些什麼勾當,所以無論從個人良心方面,還是對上級的交代方面,都無法以官方的文書,為這些揹負著永生罪責的流放者申請到清白的身份。

克萊恩還想過,既然巴爾能夠使用這群悍匪為自己拓荒,肯定是對他們做過許諾的。

至於什麼樣的許諾能讓他們為之賣命,用屁股想想也能知道——除了清白的、被帝國社會承認的、乾淨的公民身份之外,沒什麼能讓一群負罪的悍匪為之賣命了。

從現在來看,巴爾·達克羅德顯然沒有兌現自己的承諾——本身也不可能兌現,僅僅是給絕望之人一個虛幻又致命的願景罷了。

克萊恩私下調查過,島嶼上的幫派大多數都是這麼“加入戴斯島物流中心建設”的——依附於某種權力,加入這種權力對戴斯島的建設,併成為這種型別權力的共生體——只是他們入夥時不都是找的巴爾·達克羅德。

戴斯島的開荒程序雖然僅僅持續了幾年的時間,但該經歷的階段也都經歷過。

從拓荒團橫掃蠻荒,到帝國派遣軍隊掃清周圍海域。

從過往客商在島上陸續建立補給點,到帝國用落戶政策吸引世界各地族裔前往戴斯島安家落戶。

從附近島嶼和無法到達帝國的各族裔人群一窩蜂的聚集在戴斯島上,到機械蜂巢內由於複雜原因而形成的幫派文化。

……

戴斯島機械蜂巢的畸形社會環境不是大多數人主觀意願的結果,也和當初帝國對島鏈的設計者們的意願不同,更和如今機械蜂巢Z區大人物們想要打造的目標有相當大的差距。

這世界上從沒有“完美”、“成熟”甚至是“正常”的制度。

能夠在社會中執行的制度,永遠是“勉強能維持社會正常運轉的制度”。

戴斯島如今的繁榮也不是一朝一夕之間用錢砸出來的,而是大量資金、人力和暴力武裝共同努力的結果。

據克萊恩所知,前兩年——也就是機械蜂巢拔地而起那兩年,被帝國引流進入戴斯島的人口日益增多,這些人在進入島嶼之後,大多數因為權力而依附於機械蜂巢某個部門的行政長官——在這方面,商人們和看似商人的幫派們所做的事情和最惡劣的黑幫並無區別。

那時候的戴斯島內部尚未建立秩序,整個島內的社會都很混亂,再加上負責機械蜂巢各個部位的長官們都擁有實權,有時難免出現權力代表的利益衝突,各自手底下的幫派彼此之間因此發生火併也並不是很稀奇的事。

幫派混戰,本質上是幫派操控者們的權力鬥爭。

那段混亂的時間持續到一週前。

克萊恩不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麼,就在他來到戴斯島的前一天,機械蜂巢內幫派們之間已經白熱化的衝突以龍頭幫派【火藥店】的覆滅為標誌,戛然而止。

克萊恩後來只知道,那一晚死了很多人,不僅僅只有大量的高階別幫派成員,還有戴斯島物流中心的官員。

隨著克萊恩的到來,和後續對這件事的深入調查,克萊恩越發驚奇,因為在火藥店覆滅之前,這個依附於巴爾·達克羅德,從戴斯島拓荒時代伊始就已經存在的超大體量幫派,在整個拓荒過程中紮根戴斯島機械蜂巢併成為根深蒂固的頂級毒瘤,其地位已經遠遠凌駕於其他後起幫派之上。

而另一個方面,在所有人眼裡,火藥店已經成為了物流中心控制機械蜂巢暗面勢力的最強手段。

如今火藥店沒了,可火藥店當初做了幾十年那些上不得檯面的生意還在,火藥店花費鉅額金錢和無數精力維護的關係網還在。

一鯨落萬物生,火藥店留下的“巨大遺產”讓其他幫派食屍而肥,在短短一週多的時間裡讓整個機械蜂巢的社會暗面呈現出了全新的姿態。

對克萊恩來講,火藥店覆滅造成的後續影響,重要程度還在其次。

最重要的,是一個無法被解決的、優先順序最高的巨大隱患——

他認為,在火藥店事件中,有一個問題是無論如何都無法被解釋的:

掌握著官方武裝力量拓荒團,同時掌握著臺下戴斯島最強民間武裝力量火藥店的巴爾·達克羅德,怎麼就放任火藥店主要人員被屠戮一空,火藥店幫派資產被其他幫派強行繼承呢?

克萊恩對比過北局和物流中心官方給出的資料,知道那是怎樣一筆財富——無論是從金錢本身,還是幫派勢力武裝力量的附加值,還是幫派經商渠道能夠帶來的便利,巴爾·達克羅德都沒有理由、且不可能有任何動機,放任火藥店被剿滅。

然而,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就這麼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