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城區,髒街,麻風巷,247號樓。”

聽到這個名字,陳宴心裡一沉。

下城區總共8條大街,髒街是其中最混亂的街道。

髒街247號樓位於的麻風巷,則被稱為亞楠市最臭名昭著的街區。

人們都說, 麻風巷像是亞楠市的癌症,能抑制已是萬幸,治癒是不可能的。

陳宴回想起自己瞭解到的,關於髒街的那些事:

由於帝國近幾十年的高速發展,大量的勞動力湧入城市。

那些來自鄉下和更偏遠地區的農民們,他們失去土地, 成為工人。

而市中心的繁華地段, 並沒有足夠的產業,來接納這些新的、低端的勞動力。

這些新的工人,他們有生存的需求,也更需要一個安身之地。

為了尋求更高的工資,和容身之地,那些沒有什麼技術,只能賣苦力的新工人,只能聚集在工業區,並試圖在臨近工業區的地方生活。

於是,在亞楠市的邊緣,各種各樣不符合規章的樓房拔地而起。

下城區出現了。

為了能容納更多的人,一棟樓房往往會向上加蓋到50層左右。

而實際上,帝國並沒有這麼先進的建築技術。

這就導致,下城區的建築,幾乎全是各種資料不達標的危樓。

普通的高樓,如市中心高街的各大高校,往往蓋到相當於普通樓房20層左右的高度,就已經是極限。

50層的樓房,是什麼樣呢?

在下城區還未成規模之前, 所有人都沒有想象過這個問題。

沒有人關心安全問題, 只關心這些樓能住進去多少人——因為,更多的人,代表更高的稅收。

更高的稅收,必定會使亞楠市更加富足。

那是所有人都想看到的結果。

而下城區的工人,和因為各種原因失去勞動能力,只能從事最可悲行業的人們,則被大多數人鄙視著,成了骯髒、低素質、汙染市容的代名詞。

其實陳宴不明白,既然工人為工廠貢獻了勞動力,為城市增加了稅收,城市也因為工人而變得富足,那麼,為什麼,人們都認為他們是骯髒的呢?

因為他們不識字,沒接受過教育,滿嘴髒話,且會在街道上吐痰嗎?

這是什麼他媽的狗屁道理。

陳宴難以接受的是, 這就是現如今亞楠市的現狀。

高樓拔地而起,原本只是一個小漁村的下城區, 在幾十年間成長為龐然巨物——

整個下城區所處的區域, 就像是匍匐於地表之上的,一座巨大的灰色混凝土山脈。

每個早晨,這片巨大的灰色混凝土山脈都會沐浴在晨光之中,那是下城區人們夜生活的結束時間,也是下城區最安靜的時刻。

麻風巷的情況,則更加特殊。

即便在整個亞楠市,麻風巷也是最靠近城外的位置。

麻風巷的盡頭,就是亞楠市最東邊的煙燻湖。

煙燻湖的面積比整個亞楠市還要大,其中不僅生活著居住在破船裡的拾荒者,還有海盜——

湖上的海盜。

陳宴剛剛知道這個訊息的時候,也驚訝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