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明星結束後,愉快輕鬆的日程很快再度回到緊張的比賽中去了。

接下來的比賽,雖然有了韋伯和艾弗森的加入,但是成績卻變得不穩定起來……甚至這樣說還不夠妥當,實際上76人的成績在兩大球星的“帶領”下變得更差。

原因且先不討論,球迷和媒體首先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韋伯和艾弗森不僅無法帶領球隊走向勝利,甚至成了球隊的毒瘤。

連鋒當然清楚是怎麼一回事了。

雖然或許不願意承認,但問題的的確確是出在艾弗森和韋伯身上的。

先說艾弗森,當然不能說是艾弗森的打法讓球隊戰績變差,實際上這不是艾弗森主觀造成的:他依舊很強,甚至他的得分能力比上個賽季更強,而且助攻數也比上個賽季多了。

真正的原因在於……體系。

連鋒認真分析過,他認為主要原因還是艾弗森和現在76人的體系不搭。或者說,因為艾弗森的存在,球隊根本無法構建出合理的進攻體系和防守體系。

說起體系,連鋒就想到了曾經研究過的那些東西:一支成熟的球隊,必然有一個穩定的體系。

無論哪一支能夠奪得冠軍的球隊,都有聞名於世的體系。

什麼叫體系?說白了,只需要理解到三個詞語,就能看懂籃球遊戲:空間、投籃,籃板。

進攻的本質就是,創造投籃空間,防守的本質就是限制對方的投籃空間。

圍繞這兩個本質,所謂的大球體系、小球體系、防守反擊體系等等體系本質也就一幕瞭然:無非是創造空間和限制空間的方式不同。

然而,多一個艾弗森的問題在於,他無法讓全隊形成進攻流暢的進攻體系,在防守上更是成為體系的短板。

艾弗森的得分能力自然毋庸置疑,然而個人進攻能力到無解的進攻體系,中間的距離還很長!體系體系,就是讓組成體系的所有元素合理地形成一個有機整體。

圍繞艾弗森的進攻體系,連鋒、伊戈達拉、甚至韋伯都無法發揮出自身優勢。

而防守上就不提了。

韋伯也有類似的問題。原本他是不存在這個問題的,國王時期的他,無論進攻還是防守,都能讓球隊的體系更加強大,使得每一個隊友發揮出自身的優勢,然而現在受到傷病的困擾,在體系上,韋伯進攻端只剩下策應能力,防守上也成了一個大漏勺。

所以,現在76人看似有數個能力突出的球員,實際上他們都只能單打獨鬥,成不了體系,在面對進攻體系和防守體系完備的對手時,當然難以取勝。

關鍵是,曾經艾弗森活躍氣氛的那種態度:輸了比賽也不氣餒,反而嘻嘻哈哈地在更衣室裡鼓勵隊友,也成了一個火藥桶。

有替補球員憤怒於首發球員刷了資料輸了比賽還滿不在乎的樣子,於是各種不穩定因素更加多了。

對此,連鋒雖然看出了問題的癥結,但毫無辦法。他只能默默地隨著球隊去做那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球場上,他一如既往地減少了球權,場均維持在16分上下,然後拼命地做好防守,努力拼搶每一個可能的機會。

這樣的態度讓他的效率值在球隊中名列前茅。

除此之外,他每一場比賽一如既往地炸裂,只要有機會,他還是會突破內線,用一記記驚豔的爆扣讓全場HIHG起來。

只是,球隊贏不了比賽。

自然怪不到連鋒的頭上,球迷眼中的他只是個新秀,未來是他的,但現在,他還需要鍛鍊。而專業球評人則會透過分析連鋒的高階資料得出結論:本來就不是連鋒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