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太陽隊開創出了一種熱情奔放的打法,被稱為“炮轟”,這是小球的一種形態,但是失敗了。

而阿德爾曼也是炮轟戰術旳大師,他的普林斯頓體系,講究的是傳切,速度。來到黃蜂以後,連鋒帶來來了許多讓他充滿驚喜的戰術理念,隨著那些理念不斷被融合進黃蜂的既有戰術體系內,形成了如今這支極富特點的黃蜂體系。

但還是不夠,說不出來哪裡不夠,就是覺得還差一點意思。

因為……目前的黃蜂體系,如果沒有了連鋒,就完全失去了威懾力。

直到看到連鋒投出那幾個三分球,對湖人的防守陣型造成的殺傷力後,阿德爾曼抓住了某些東西。

傳球、三分、切入……

是了!

這些東西,是可以有機組合在一起的,一位地講傳球,一味地講空切都沒有意義,一定要有一個東西將這兩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那就是三分!

三分從來沒有成為過某一支球隊的戰術核心武器,它永遠都是輔助中距離或者空切的備選手段。

此時,阿德爾曼的思緒很亂,他覺得自己已經抓住了靈光一閃帶來的啟發,但又沒有完全抓住,他需要找個時間,好好地把這些思路給理一理。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了,如今的這個陣容還不是最佳陣容!

完美的陣容……不應該考慮場上球員的身高,比身高更重要的是速度!

三個要素,空間、錯位、縱深。

所以完美的陣容至少要有兩個角色:空間製造者,能夠在外線讓對手無法承擔放空的代價……必須是連鋒這樣的持球射手,傳統的接球投籃射手不行。然後是空間利用者,創造出來的空間必須要能夠利用得上,最好是連鋒這樣的核心後衛,攻筐和傳球俱佳。

但是顯然,連鋒只有一個。

想到這裡,阿德爾曼忽然想起了去年瘋狂三月那個大殺四方的小子……

那個孩子是戴爾的兒子吧?他在瘋狂三月上的表現已經征服了全美球迷,甚至對手、主教練,儼然一部精彩絕倫的動漫劇情。

和連鋒此時做的不同,他沒有辦法頂著防守人直接投出高命中率的三分球,但是他的控球能力很強,運球后直接出手的能力也可以讓他擁有和此時連鋒一樣的戰術地位!

空間製造者!

想到這裡,阿德爾曼頓時興奮起來。

一定要得到那個孩子!

想到今年球隊擁有雷霆隊的兩個首輪籤,還有一個自己的首輪籤,三個首輪籤總有機率得到一個不錯的順位,如果實在不行,就找機會更大的森林狼……

此時,阿德爾曼的想法和連鋒不謀而合。

而已經被阿德爾曼盯上的庫裡打了一個噴嚏,摸了摸鼻子繼續看比賽。

連鋒太牛逼了!

……

比賽進行到第三節的時候,黃蜂和湖人的比分已經被拉開到了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