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看過華青計劃懂籃球的人,無一不被連鋒的巨大野心……或者說是格局震撼!

這分明,就是以打造一個華國版ncaa去的。

對於這一點,連鋒也不避諱,在接受採訪時痛快地表示,自己就是受到了ncaa的啟發,並且以ncaa為參考來打造華青聯賽的。

說白了,就是抄作業。

和美國人抄作業都抄不明白不同,華國人在這一點上能力出眾,而且總能青出於藍。

ncaa創辦於1939年,距離現在(08年)已經有70年曆史了,發展歷史比nba還要悠久,在美國的關注度甚至比nba的關注度還要高,品牌價值上,“瘋狂三月”甚至力壓歐冠、mlb,僅僅一個“瘋狂三月”的廣告收益,就能達到十億美元級別,僅次於超級碗。

想要短時間打造出一個和ncaa影響力相仿的聯賽,無異於痴人說夢。但是連鋒知道要不了多久,4g時代就要全面來臨,只要這幾年內能夠在那風口吹起來之前做好準備,乘著那股風一飛沖天並非不可能!

此時,連鋒已經將觸手全面伸到各大影片公司之中,甚至還沒有誕生的抖音、快手等短影片龍頭也在他的計劃之中。而做這些,都是為了給這個聯賽足夠的土壤。

當然,那是後話,而且這部分東西也沒有體現在那個計劃之中。

目前,那份計劃裡讓所有人直接被震撼的大手筆就是,連鋒宣佈要在那八所高校中分別建設一座可以容納5000人的籃球場館!

連鋒比這個時代的人更清楚為什麼國內的大學生聯賽火不起來。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看似是媒體宣傳不夠,其實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目前國內大學生聯賽的賽制是賽會制,也就是比賽大多集中在一個城市,比賽數量偏少不說,而且院校被剝奪了主場,那麼自然沒有人關注了。

試問,自己球隊的比賽要去另外一個省進行,還特麼不給轉播,誰會關注?

可以說大多數院校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學校有校隊,也不知道校隊會參加什麼比賽,什麼時間參加,甚至打完了都不知道結果,那麼自然不可能有熱度。

沒有熱度,便不可能有商業價值,學校還得用財政補貼球隊,有成績也帶來不了直接利益,建設籃球隊也只是一項任務,自然更加不上心,於是陷入到一個惡性迴圈之中去了。

ncaa最重要的特點就是,採用主客場制,每個院校每個賽季都會相遇兩次。

比賽就在自己的大學舉行,那麼哪怕完全不看籃球的人,也會去湊個熱鬧。有了第一次,必然會有第二次,看電影什麼的哪裡有看比賽激情?約上小夥伴就看自己的球隊迎戰其他高校的挑戰,不比在寢室打遊戲有趣?可以說,在現場體驗過看比賽的觀眾,是一定會被那種氛圍和激情給搞上癮的!

那麼校隊的球員才能真正成為明星,引起熱點關注!

屆時,還可以發動院校學生參與吉祥物、球隊標誌的設計中來,逐步形成校園籃球文化氛圍……隨後籃球比賽有關注度了,商業價值也跟著就來了,輔以將來4g時代的傳播加持,於是被推向一個正面發展的良性迴圈之中。

所以,這至關重要的一環就是,要建立起主客場制!而主客場的前提是必須有標準化的籃球場館!

說實話,大多數高校是不缺場地的,劃兩三個足球場那麼大的場地來建設場館並不難,但關鍵是沒有錢,或者說,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

所以,連鋒在文體教育部門的牽線搭橋之下,聯合那八所高校,表示高校方不必出錢,這筆錢,他來出!

高校方可以說是沒有理由拒絕。

場館的建設不僅可以提高學校的硬體實力,成為招生的又一大亮點,而且要算做是學校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