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為了打消你們那一點點毫無道理的僥倖心理,我把話說的明白一點好了:藍勒溫是必然存在的事物。連我也不能消滅他,如同數學無法消滅不等式一樣。”

柯啟爾承認涅希斯完全正確,但仍然固執地道:“這一次我們不用不等式。”

“別空洞的否認,為什麼不提出個提議呢?小傢伙。道理我已經講的很清楚了。藍勒溫可以輕而易舉的擺平度瑪,無羽者可以輕而易舉的擺平你。就像這樣——”

涅希斯搖了搖手指,金光照在唯星奇面初誕的粗糙外殼上。“另外,我們現在多耽擱一點,以查因特就更危險一點。”

“不。來得及。”柯啟爾說——這是他記憶中使用否定詞最多的一天。“我的提議,也和之前相同。我們可以把藍勒溫和無羽者擋在門外。因為我已經看見了——命理有一道狹窄的縫隙。”

他轉向階梯通向夢使搖籃的方向。把一隻手放在眼睛上,淡淡的金光從另一隻眼睛冒出。

天使確定自己的每個動作都完美無誤。金光稀薄,視野狹窄——他所看到的還不夠完整,但完全正確。

說明他理解的方向完全正確。

個體座標系,座標系上的線條獨自伸展時,榕樹般交錯的複雜的網,座標系之間碰撞所爆發出的,煙花般的機率雲……

那個他想了很久很久的矛盾……座標系,為什麼需要這麼多的座標系呢?或者說,涅希斯所說的理論,究竟比分類法正確在哪裡,優越在哪裡?

回想和個體定位有關的所有知識,柯啟爾知道錨點被證明是存在的,向量遷移至今為止在他們的手裡也沒有出過錯——變格理論就是其中的一種。雖然樣本的數量很小,但無疑證明了這個方向的推論有起碼正確的可能性。分類法雖然有副作用——現在看起來來源也可能是陰謀產物,但使用起來似乎簡單方便,百試百靈。這一點必須承認。

所以全知之眼,真正的窺探的魔鬼,他所採用的觀察方法,他所輕描淡寫地指出的命理的真正面目……它為什麼就是真的,完整的?

僅僅因為他是涅希斯?

當然。不對。天使的本能和差不多兩百條相關規定告訴他這是當然。當一個絕對權威出現的時候,當然應該毫無疑問的聽從於他。

只有孤本的內部原始指導《神聖最終解釋·卷三》中提過,一切的規定出現都有其道理。它以一行對低階天使來說頗為驚世駭俗的句子開頭:

“永恆的秩序當然瞭解機率雲的存在。”

以及……

“遵從權威。正是在無限大的視界中對機率雲的掌控。”《神聖最終解釋·卷三》如是寫到:

“一位真摯的權威即使有可能有錯,當我們將選擇次數無限化時,他正確的次數永遠比一位無知者的次數多。為了達成無數次中最多的正確次數——秩序的最高點,下位者應該做的就是每次都聽從權威。”

即使涅希斯有可能是錯的,但他對的機率比較多。特別多。柯啟爾心想。

但即使是全知之眼,也有可能是錯的。剛有這個念頭時,天使把自己嚇了一大跳。當然,《神聖最終解釋·卷三》中已經把規定背後的道理說的非常明白了。他完全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