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道高牆把赤紅的盆地整個圍在當中,十扇盆地之間也有高牆。

瞬間便可判斷出這些高牆的作用——整個盆地下層有無數個球形的幾何構造體在高速滾動,在盆地地面,峭壁,平臺下表面和高牆上不斷反彈。

“這是……”柯啟爾也看到了。

“不確定。可能是某種供能方式。”以查謹慎地答道。“那些構造體都是工人。供的可能是邏輯或者生命形式。這種長通的大型規則陣群應該非常耗能。”

他順手調整了三角形飛翼各部位輕盈靈光的比例。

“單角扁平號”晃晃悠悠,轉過一個優雅的弧度,降落在高牆上。

柯啟爾首先飛出,瀏覽大概景色。

“十個扇區,應該就代表終道之末的全部十塊大陸。”他先簡單總結道。

“應該沒錯。”這一點的確很明顯。

以查目光轉而觀察那十個赤紅扇區的平臺。

每個平臺上有一個弧度完美,別無一飾的環形拱門——雖然“造物主”理論對一個惡魔來說非常可笑,但如果真要考慮這麼回事的話,那造物主在建造終道之末的時候一定只帶了尺子,圓規,和鋼筆。

無論是平臺還是拱門,亦或者用於供能的下層,表面上都看不到任何外露的符號或印記塗抹,只有材料被拋光過後漂亮的天然質感。

但他知道,它們肯定以某種規律方式組合在一起,發揮各自的作用。

這也是以查願意把法則生物的那些東西稱作“規則陣”而非“法陣”的原因。

法則生物自然有一套不同的方式與世界聯動。

他對此保持絕對理解。

柯啟爾也開始打量那些拱門。

“穿過對應的門,是不是就可以到對應的大陸上了?這東西是給大家用的,不可能太難使用。這一點應該是這樣沒錯。呃……”

他開始犯難。“就是……這些門和平臺全是一模一樣的。這讓我們怎麼區分呢?”

“很明顯,那說明,他們不需要區分。”

以查把默默在一邊記錄的振幅三百從角落中叫出。“這些東西應該都在‘晶片’裡。他們看了就知道。”

“你很重要哦!”柯啟爾對振幅三百說。

……

加上振幅三百的提供的資訊,每道拱門對應傳送的大陸基本就可以確定了。

按終道之末的習慣,每個傳送點應該都是制式,只要弄明白一個就能知道其他。

為了方便內部溝通,他們給所有大陸標註了順序。

儘管在終道之末的傳統中有別的稱呼,但他們還是把起始上岸的大陸簡單的標號為第一大陸。

而順時針相隔兩塊大陸的“終點事務所”所在的大陸,以此類推,標號為第四大陸。

……

萬事俱備。可以前去第四大陸了。

振幅三百已經提前立在了傳送第四大陸的拱門邊。

以查準備收起“單角扁平號”再次利用,有隻白色的手突然扒在了六面體盒子的一條稜上。

他抬起頭——本以為是柯啟爾,畢竟來的那人身披潔白羽翼,散發白光,面目富有親和力,儼然是天使模樣。

不是。

而且他瞬間發現來客不是真的天使,而是某種僅浮於表面的偽裝。

“你們要導遊嗎?”偽裝成天使的來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