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冤家(第1/3頁)
章節報錯
年初一,二人入了大郡,天及亮時,城內一角有煙花爆出。
剛入城,見滿城皆是駐守的衛兵,列隊規整,持器穿行在人群中。
人潮皆朝著一個方向湧動,淨空雖牽著二馬,仍與阿饒被人潮送了過去。
府衙門口熙熙攘攘,有衙役主持著不怎麼好看的秩序,各班頭役一邊擦汗,一邊偷看站在府衙門口的知府大人臉色,更不好看。
知府旁還站了一人,朗目疏眉,簪星曳月,與一旁點頭哈腰的地方官紳,相去不啻天淵。有的人貴重,是天生刻在骨子裡的。
阿饒眨了眨眼,在人群裡,把脖子伸長些看,已久不見他,瞧他又有了許多變化,眉宇更添英氣,倒是與佟茵茵有幾分相似,可又多了幾分穩重。
畢竟是已有家室的人了。
李承業之所以在此,全因此郡去年大旱,因皇家放糧,才熬過來,可百姓不好過。好些人從富戶成了貧,貧戶卻只能沿街乞食,有沒有餓死的無從得知,畢竟地方官為保烏紗,只會報喜蠻憂。
辰王世子,天家貴胄,年初一至此地施粥三日,以此安撫萬民,表意西京那位,並不會棄他們於不顧。
也只有辰王的兒子李承業了,寒冬臘月,苦行數十日,任哪個皇子願受這份苦,可把宮裡那位太后心疼壞了。
阿饒見他站在階梯之上,雙臂附在身後,移步左右,尋萬民之安,察百姓疾苦,很有傳聞中,他那位厲害老子的風範。
李承業正聽著旁人彙報災情與民況,眼往烏泱泱地人潮掃了一眼,任這些人說什麼,都不及他親自看,俱是面黃肌瘦,衣衫襤褸的模樣,似一幅流民畫,該畫給他那位皇帝叔叔看看。
因李承業掃了這一眼,阿饒有些嚇到,她害怕被他認出,反而是麻煩,遂故意拉起淨空的手,曲身哀嘆了幾聲:“淨空,我,我肚子痛。”
本觀著民生永珍的淨空有些出了神,可讓阿饒一聲召喚,換置了思緒,他捏了捏阿饒的手,還是冷冰,臉色更是不佳,遂即刻攔腰抱起她,送至馬背,後,跨腿而上,將阿饒圈在懷裡,揚長而去。
李承業隨著悠揚的馬鳴聲,看了一眼,轉身進了府衙。
“世子爺,聽聞辰王殿下已破了後曲的回步陣,班師回朝了,還請世子爺替卑職帶一句問候!”知府緊隨其身後,舔著話:“十年前,卑職賤內的表姑還在辰王府當過要緊的差……”
顯然,他不瞭解李承業,只見這位紈絝的世子爺二手一揮,嫌笑:“這麼想問候,自己去哇!上西京,看能不能升個一官半職。”
當眾被羞辱,知府被打了臉,再不說話。
可李承業往前行了兩步,忽停了下來,又往後側頭問:“你說什麼。”
“卑,卑職什麼也沒說!”
“不是你。”李承業推開知府,向其身後的頭役揚頭:“你說,有許多和尚?”
頭役忽被點到,有驚,可那是他昨天說的話:“回世子爺,是,近日是有一些和尚出入金嶺十三郡……”他覺得此事尚不能對官家構成什麼威脅。
可李承業又附上了重慮的手,來回踱步,左右多思。
茗官忽從外頭跑進來,懷裡抱著一紅緞祥雲紋的錦盒,秉:“世子妃差人送手爐來了,世子爺瞧瞧,精緻著了。”
手爐盤銅獸,似虎約豹,茗官瞧了好久,決定讓主子辨一辨。
眾人都等著稀奇下宮裡的好東西,只李承業,不聞不問,跟沒聽見似的,他捏了捏藏在袖口裡的那本《第一俠士》,想:她這是又往哪裡去呢?
。
店家把湯端上來的時候,似是涼透了,零星的油點瓢在上頭,看著實在沒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