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要求大將有高超的戰術指揮能力,應善於尋找戰機和在軍隊的輪換中避免疏漏;

三是戰力持久卻不利速決,只能是在敵我力量相當或我軍優於敵方時可以使用。”

一小童在旁聽了,不解,道:

“既然敵我力量相當,或者是優於敵軍,那直接揮馬衝過去不就結了?又排兵又佈陣的,豈不麻煩?”

馬騰看向小童,笑道:“俗話說殺敵一萬,自損八千。直接衝過去倒是不用麻煩,但我軍傷亡勢必很大。

軍中這些精騎軍得之不易,如果因為主將指揮不當反而枉死。”

“既如此,葉某提的方式看來是不可行了。”葉將軍皺眉沉思。

馬騰道:“非也非也,馬某覺得此陣可行。

在草原上作戰,節省馬力等於是節省兵力,節省兵力等於又有了更強的戰鬥力。

從這一點上說,等於立於不敗之地。

不過這種陣法,對於指揮員的要求是很高的,一般的大將怕是不得其法。

但是若是實戰中真佈下這麼個陣形的話,各部都在移動之中,一旦發生意外——

比如騎兵衝擊的時候,陷入膠著無法及時撤離,那麼後續部隊看不到前線形勢繼續按照既定戰術移動,會導致本陣兩翼完全暴露。只是——”

葉將軍見馬騰不欲言又止,只是在一旁深思,心中惴惴不安,於是問道:“馬先生,你有什麼看法?”

馬騰說:“此陣我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只是一時想不起在哪裡見過。”

葉將軍一聽興奮起來,說道:“馬先生的意思是以前有過此陣?”

馬騰說:“是的,將軍讓我再想想。

噢,對了,是有過這麼一個陣法,其名叫做什麼來?叫——對,是車懸陣!大體就是這麼個意思。”

葉將軍一聽,既高興,又有那麼一點些許的失落。

失落的是陣法不是自己第一個想出來的。

不過高興的是,既然有人發明了這個陣法,這就說明它經過實戰的檢驗,這個陣法還是可行的!

馬騰說:“這個車懸陣其實就是突擊戰術的威力更上一層,但比突擊要霸道很多。

也不像突擊那樣一窩蜂似的一擁而上,更注重各騎之間的間隔,前後、左右、各兵器的使用。

有時甚至還有意將橫列的間隔拉得大一點,以使敵軍有空隙可以躲,不至於堵住前軍的路,留給後邊的騎兵收拾。

等於一個騎兵版的錐行陣。不同之處在於寬度要更大一些,深度窄一些。”

“那為什麼兵書上及後世不見有所記載?”葉將軍疑惑地問道。

馬騰說:“因為車懸陣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能算是陣,至少相對步兵的陣來說是這樣。”

“哦?這又作何解釋?”

“它並沒有各兵種間有效的配合,是純騎兵的衝擊戰術,所以後世兵家大都不認為有此陣,都對此陣抱不置可否的態度。

但馬某個人認為還是真實存在過的。不過是後人無法親身感受其威力罷了。”

葉將軍正在感嘆間,馬騰又說:“不過,天下沒有攻不破的陣法,也沒有無缺陷的陣法。

陣法是由人佈下的,關鍵還在於人,在於部隊的戰鬥力。再者戰場上瞬息萬變,不可考慮的因素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