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納起來,陣法在古代戰爭中的作用主要有四個。”

“不知是哪四個?”葉將軍問道。

“其一,嚴格佇列隊形。陣的作用首先在於使士兵在戰鬥中依照嚴格的編制,保持最適當的佇列隊形。

在一場戰鬥中,將帥要將作戰意圖貫徹於全軍。

如心使臂、臂使指一樣地指揮作戰,要使數千、數萬乃至更多的軍隊協調配合地作戰,而又能在特殊情況下各自為戰。

這要求全軍在戰場上按嚴格的編制,排列為一定的佇列隊形投入戰鬥。這就是 ‘凡戰之道,位欲嚴’。

這裡的‘位’,就是指兵士在佇列中的位置。

古代的陣法,正是根據作戰的需要而按軍隊的編制,排列成一定的隊形的作戰方法。

只要能認真組織好各級士兵於一定的佇列隊形之中,就會便於指揮,進止統一。

戰鬥勝負往往與陣的存亡密切相關,一旦戰陣被衝散打亂,就意味著失敗。

所以,陣法的嚴格,佇列隊形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這其一,葉某明白了,那這其二呢?”

馬騰繼續道:“其二,充分發揮軍隊的戰鬥力。古代的軍隊有車兵、步兵和騎兵,兵器也多種多樣。

古人研究陣法的主要目的之一,就在於在戰鬥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各種兵種、各種武器的戰鬥力。

戰車便於擺開隊形在廣闊的戰場上對敵發起進攻,又便於結成車營進行臨時性的防禦。”

馬騰頓了一下,問道:“將軍可知步兵的特點為何?”

葉將軍自然是知道的,便道:“步兵的特點是機動靈活,能攻能守,特別是善於越險登高。

能克服各種地形的障礙,且能進行較為持續的戰鬥。”

馬騰笑著點點頭,又問:“那將軍可知騎兵又有何特點?”

“騎兵的特點是迅速,靈活、衝擊力強,善於進行長途的迫襲。”葉將軍道。

一個將軍在指揮作戰時,瞭解兵種的特點,是最基本的要求。

馬騰聽了,道:“正是這樣。在一場戰鬥中,如何充分發揮三個兵種的長處而避其短處。

如何在不同的情況下使三者進行最佳的組合,協同作戰,從而形成最大的集團戰鬥力。這常常是制定各種陣法的主要內容。”

“馬先生說得極是!”葉將軍適時道。

“其三,還要適應與利用地形。

在廣闊的戰場上作戰,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地形條件,根據各種不同的地形條件而進行的不同安排與部署,就是使用不同的陣法。

從戰略的觀點把不同的地區分為爭地、交地、衢地、圮地、圍地、死地等九種。

上戰場後所間臨的區域性地形又分為六種——通、掛、支、隘、險、遠,

根據六種地形,主將排兵佈陣必須不同,方能取勝。

所謂‘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厄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

各種陣法的制定,無不遵循這一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