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一竅不通(第1/3頁)
章節報錯
人曬一整天都受不住,相信這些蝗蟲也一樣了。
這次旱災最嚴重的就是潯廣城。
河州雖然受到波及,但是沒潯廣城那般嚴重。
河洲請求朝廷賑災。
盛統帝苦惱不已,將此事全權交由高燁華處理。
高燁華將一封河州送來的摺子看完後扔回到案桌上,對著一干大臣說道:
“河洲的老百姓現在連草皮樹根都快吃沒了,有的已經開始吃觀音土了。”
觀音土可充飢,但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吃了以後腹脹,難以大便,少量吃不致命。
儘管不會餓肚子,但由於沒有營養,人還是要死。
吃了觀音土腹脹如鼓,無法排便,活活憋死之人不計其數。
溫太傅說道:“今年江城收成不錯,應該儘快去購置糧食運往災區。”
這也算是一箇中肯得意見了。
戶部尚書硬著頭皮說道:“國庫裡只剩下九十八萬兩銀子了。”
這點銀子就算全拿出來,也無濟於事。
六部尚書裡,如今最辛苦的就是戶部尚書了。
戶部尚書能在這個位置上坐兩年多還沒下來,也是定力過人的。
這話一落,其他人全部不出聲了,賑災就是得花錢,沒錢拿什麼賑災。
高燁華說道:“邊城因為提前得了警示,推測到今年可能會有旱災,所以他們儲存了大量的糧食。
本宮準備派遣人前往邊城借糧,你們誰願前往?”
眾人聽到這話,全部縮起了腦袋。
他們早得了訊息,知道邊城有餘糧。
可邊城再多糧食,也不會借給他們。
過了一會,溫太傅抬頭說道:“太子,邊城有諸多戰事,我們向邊城借糧未必借得到。”
高燁雲面無表情地說道:“不試又怎麼知道不成呢?你們說說看,派遣誰去會比較合適?”
葉將軍站出來說道:“太子,臣覺得貿然派遣人前往邊城借糧不妥,雲王必定以邊城戰事吃緊為由,拒不借糧。”
高燁華問道:“那依據葉將軍的意思,這事該如何處置才算妥當?”
葉將軍的意思,自然是先以朝廷的名義向高燁雲借糧。
若是高燁雲同意,到時候再派人前往運糧。
若是高燁雲不同意,那就什麼都不用說了。
溫太傅也贊同葉將軍的意見:“這樣就算雲王不同意借糧,也不損太子的顏面。”
腦子正常的人,都知道邊城是不可能借糧給高燁華的。
當然,溫太傅並不認為高燁華的決定就是錯的。
因為他知道,借糧只是高燁華的藉口,他肯定是有另有圖謀。
高燁華想了下說道:“那暫時就這樣辦了。”
高燁華故意提出向邊城借糧,其實是想轉移一部分的壓力。
回到太子府,葉將軍跟高燁華說了一個不好的事:
“太子,微臣剛得了一個訊息,河州地區有人偷挖地裡的洋芋吃,結果死了。
大夫診斷說那人是吃了有毒的洋芋才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