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合同(第1/2頁)
章節報錯
深城,作為改革開放後最大的受益者,這個在十多年後GDP已經超過羊城的新一線城市,是個走出家門便知道什麼叫飛鳥厭其羽,走獸厭其毛的地方,就像是王轂在其《苦熱行》中所描述的那樣,日輪當午凝不去,萬國如在洪爐中。
此時,七月盛夏裡的深城,就是如此。
程立學在父母驚訝驚喜以及覺得兒子從最開始只能考幾百分到現在市裡第四肯定吃了許多苦的感動中走出了家門,739分,在程立學的意料之中,不過青山到底是個不缺天才的地方,他以重生者的身份重新再考一次中考,竟然只考了個第四名,要知道,程立學算是認認真真的使出全身力量了。
看來,自己是在英語上失了一些分啊,要說程立學有什麼弱項,那就只有外語這門課了。
7月15日,程立學終於將《春風》最後一章結尾給寫完,當打出全書完這三個字時,一股悵然感忽然襲來,程立學抽了個根菸,愣了許久,每本書的結尾,都會給人無限的失落感,看書的讀者是如此,寫書的就更是如此了。
更別說,這本書大部分都是程立學前世少年時期發生的一些真實故事。
當然,裡面的各位主人公,程立學自然沒有去用真名。
7月16日,程立學從深城坐火車去了省城江陽。
每個省最大最多的出版社都在省城,所以江州也不列為。
江陽的江州出版社,是江南地區最大的最出名的一家出版社,前世《春風》也是由這家出版社的總編看上才將其出版的。
程立學到了江陽後,將《春風》投到了江州出版社,然後在附近旅館租了一件房子,他在等江州出版社的回信。
一週後,《春風》過稿,程立學與江州出版社的簽約編輯談起了合同。
周立福望著眼前這個年近十六七歲的少年有些意外,江州出版社作為江州最大的出版社,每天收到的稿件數不勝數,本來程立學這個稿子如果按正常程式來審的話最少也得過半個月才能給回覆,只是聽說編輯沈嚴在時看到了這個稿子的潛力後,直接交給了主編,然後主編又將這個稿子交給了總編,於是,只一週的功夫,便確定了要與作者簽訂合約出版這部小說。
周立福自然是看過這部稿件的,不論是文筆內容還是字裡行間所透露出的個人思想,都達到了一種很高的程度,他本以為寫這本小說的作者最少也得有四五十歲的年紀,最不濟以書上所透露出的閱歷,三四十歲是有的。
結果,當作者過來時,周立福發現與自己猜測的年齡何止差之千里。
只是,隨著與其交談一段時間後,周立福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那就是有些人的才華,是不分年齡的。
“一般對於新人,我們只能給到百分之五的版稅收入。”周立福道。
“太少了。”程立學搖了搖頭,道:“百分之八,江陽不只是江州出版社一家,如果貴社給不到這個價錢的話,我想距離這不遠的江大出版社應該不會讓我失望。”
程立學之所以選擇江州出版社,還是因為前世江州出版社是第一個找他出版《春風》這本書的出版社,那時候算是解了程立學的燃眉之急,他真正還完欠賬,靠的不是《春風》改編電影給的版權費,而是《春風》這本書帶來的小說版稅,所以,帶著報恩的想法,程立學重新找到了江州出版社,只是百分之五,實在是太少了,這是出版社給的最低價了,以重生後程立學重新寫的《春風》所能帶來的利益,就算是拿百分之十二都不為過。
當然,百分之十以上是屬於知名作家的價格,出版社肯定不會給他這麼多,只是如果出版社一些總編確定能夠暢銷的書,即便是新人,也能給到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程立學如果換個出版社,是能達到百分之十的版稅的。
當然,這是雙方的第一次協商,肯定都留有餘地在的。
江大出版社,是省城江州大學的附屬出版社,在整個江州省也算是很有名的一家出版社。
“百分之八已經屬於暢銷書的範疇了,程先生就這麼有信心您的這本書一定能火?”周立福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