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有時間了得去問問。

週一,程立學走進教室。

班級內還在背誦著屈原的《離騷》。

程立學已經能想到,下面很長的一段時間這些學生要被《離騷》給折磨了。

只是程立學剛在桌位上坐了一會兒,林初恩就把語文書遞給了他。

“我背書。”她道。

“嗯,你背吧。”程立學道。

林初恩開始從《離騷》的第一句開始背了起來。

等她背完後,程立學將書給她,問道:“這個週末都在背這個了?”

“嗯。”林初恩點了點頭。

“那你把我的書拿起來吧。”程立學道。

林初恩不解地看向了他。

“我要背《赤壁賦》。”程立學笑道。

林初恩瞪大了眼睛。

“眼睛瞪那麼大幹什麼?裝可愛兒是吧?”程立學說著,將蘇軾《的赤壁賦》背給了她。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又是一篇高一必修的經典名篇,前世讀高中背這些文章時,只知道死記硬背,以此來應付高考,只是成為作者,到了三十歲的年紀,再回過頭來看這些文章,受益匪淺時也不得不感慨古人文章之俊美,那是自己窮盡一生或許都達不到的高度。

人生有什麼是最難過的呢?

最難過的是身為一名文人,當你讀到這些千古名篇時,發現自己窮奇一生都寫不出這樣的文章。

才不如人時,最難過。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程立學將整篇《赤壁賦》背了出來。

林初恩抿了抿嘴,小聲道:“你不能這樣的。”

“不能怎麼樣?”程立學好笑地問道。

“這樣會打擊到我的。”林初恩皺了皺鼻子,將書還給了她。

“別人我還真不想打擊,就想打擊你,我教的徒弟,月考成績都跑我前面去了,這還得了。”程立學道。

“你上學期最後的兩次考試,應用題都沒寫。”她道。

“不是沒寫,是不會。”程立學道。

“別以為我不知道你的小心思。”她鼓著臉道。

“我有什麼小心思,說來聽聽?”程立學笑著問道。

“反正你就沒安好心。”她道。

“行,既然你這樣說的話,那這學期的月考不馬上就到了嗎?那我就認真寫,換個座位怎麼樣?省的某些人亂扣帽子,說我不安好心。”程立學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