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曾經說過的那些絕對不會喜歡你這些話,程立學突然覺得手中烤的雞腿不香了。

程立學吃燒烤,是最喜歡吃烤雞腿的。

……

“聽說今天市裡比賽的作文成績出來了,比賽成績怎麼樣?”忙了一天的陳秋推門進來,將身上的大衣放在旁邊的衣架上,然後換上鞋架上的棉拖鞋問道。

“第二名。”白徵羽道。

“只得了第二?”陳秋皺了皺眉,望向了旁邊的白山亭。

“徵羽這篇作文寫的已經很好了,只可惜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今年市高中作文有兩篇寫的比徵羽更要好的。”白山亭笑了笑,道:“不過也不是什麼壞事,咱這女兒啊,一項是眼眼高於頂,現在知道強中自有強中手了吧?”

“哪兩篇作文,竟然比徵羽寫的還要好,我倒要看看。”陳秋道。

開啟電腦,陳秋搜尋到了今天下午青山市文化局發的那篇報道。

這篇報道上,是獲獎四人的作文的。

陳秋先是看起了自己女兒的作文,看完後滿意的點了點頭,這篇作文寫的還是挺不錯的。

接著,陳秋看起了第一篇作文,是來自二中一名叫趙普的學生。

看完後,陳秋皺了皺眉,問道:“老白,這篇作文是不是過於完美了?”

“你也有這種感覺?”白山亭笑了笑,道:“遣詞造句,接近於完美,洋洋灑灑一篇千字的文章沒有犯一絲錯誤,聽徵羽說,這名學生要不是字寫的有些醜,咱家徵羽就得是第三名了。”

“你再看另外一篇,其實也很有意思。”白山亭笑道。

“比趙普的這篇還好?”陳秋問道。

“那倒不是,只是這篇作文的行文用詞很有意思。”白山亭笑道。

陳秋看了看,點了點頭,道:“寫的確實很不錯,要以打動人來說的話,這篇作文明顯比上一篇要打動我,只是如果按遣詞造句來說的話,上一篇更好,估計也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那些專家評委才會讓其跟上一篇作文並列的吧。”

“只是你所說的行文用詞很有意思是什麼意思?”陳秋問道。

白山亭將手裡的一本《春風》遞給了她,道:“這本書是最近最暢銷的一本書,想必你也聽說過吧,出版社是我們省的江州出版社,根據我認識的人透露給我的訊息,發表這篇小說的人也是我們江州的人,不只是江州的,更是青山的。”

“青山市那些大大小小的作家,基本上我都認識,包括江州的一些作家,我都問過了,但都不知道發表這本小說的人是誰,但是你可以看看,這本書的行文用詞基本上和剛剛那篇作文一模一樣。”

白山亭笑道:“一個人的字或許可以模仿,比如你去學古代的那些書法大家,學個幾年十幾年,都會有幾分相似,但是一個人的行文用詞,一個人的文筆文風,是絕對模仿不來的。”

“我們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一個字一個詞都有好幾個意思,一處景色,或許是一個人的相貌,每個人的表達方式也都不同,有人用漂亮形容一個姑娘的美麗,有人也會用秀麗表達一個姑娘的美麗,而你看看這本書,兩者行文用詞上有多少處是相似的,就連旁白的文風都基本一樣。”

“《春風》的作者是程門立雪,這篇作文的作者是市一中一班的程立學,天底下有這麼巧的事情嗎?”白山亭笑著問道。

“你是說,這本書是一位高一年級的學生寫的?”陳秋驚訝地問道。

“有人說王勃十四歲就創作出了《滕王閣序》,雖不知真假,但這個世界上,真不缺天才少年。”白山亭道。

“倒也是,你當年16歲的時候不就把古代的所有樂器全都學會了嗎?”陳秋笑道。

“哪有?”白山亭笑道:“中國古典樂器何其多,當年也就只不過會十幾種而已,我到現在都不敢說自己學會了中國所有的古典樂器,有些民族樂器,只聽過其名,連見都沒見過呢。”

只是兩人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們談話間,白徵羽手裡正在啃的蘋果,忽然落在了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