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章 正式開會,追根溯源(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修繼續說道:“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同時也一直在忽略另一個問題!”李修很直接地說道:“我在思考的問題就是,三十位村民都是凡人之軀,為什麼可以陰神出竅去夜遊,黎明前,他們自覺地回到家中,迴歸肉竅,黃昏後,他們自覺地離竅去幹活。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下面,就請村民們先來給大家說一說。有誰想說話,或者提問,可以先舉手,在下面提出來,或者來講臺上發言都行!”
李修興致勃勃,環顧四周,目光鎖定在二十九名村民身上。
那些村民非常侷促,根本放不開,他們只是最底層的勞力,相處了這麼多天,他們也都知道除了他們同村的人,其他的人都是神仙,飛天遁地,以念驅物,比他們的鎮長,比縣官大老爺還要更厲害,神通廣大。他們當然不敢舉手,現在別說讓他們發言,個個都是心底發毛,小腿肚打顫不停,眼觀鼻鼻觀心,生怕多餘的一點小動作,就會被別人注意到。
“就你了,你叫王大憨對吧?”李修點名了,指著一位臉上有很多青春痘,有些胖墩的傢伙說道。
那人左右看看,發現不僅同村的人,連遠點的那些大人們都看向了他,頓時慌了神,差點哭出來。
李修笑道:“你不必害怕,來到了這裡,大家就是同堂開課的朋友,沒有高低之分,沒有貧富之差,你有什麼想要說的話,儘管開口。這樣好了,我給你開個頭,你是哪裡人?”
那王大憨似乎被李修的笑容感染了,膽氣壯了不少,強裝鎮定的站起來,粗聲粗氣地回答道:“大人,小人……小人是王家村的!”
他似乎想要用聲音來壯膽,可他這一嗓子,原本安靜的會議室,聲音實在顯得太大了,還有迴音,在眾人的目光下,他實在是壓力倍增,滿頭大汗,雙腿發軟,差點癱坐在地。
李修笑了笑,給了他一個鼓勵的眼神,道:“很好,那我再問你,王家村一共有多少戶人家?”
王大憨仔細想了想,才老老實實地說道:“大人,大約有三十六戶人家。”
李修道:“你們平時都吃什麼?”
王大憨道:“大人,小人們的伙食還不錯!雞鴨魚肉不說頓頓都有,可隔三岔五沾點葷腥是沒有問題的。”
“哦?你們是怎麼提升伙食的?”李修又問。
王大憨道“這個麼……小人覺得主要歸功於最近幾年的開荒和種地,還有鎮長大人給我們帶來了新的玉米和大麥!在村長的帶領下,挖了水渠,治了旱澇,幾年下來,我們村可富裕了,村裡自己都買了好幾頭牛馬,大戶還給我們減了租金,我們的日子過得可好了,我家共三個兄弟,去年都娶了媳婦,小人家媳婦在上個月還給小人生了個大胖小子!”
王大憨一口氣說了這麼多,挺起了胸膛,能娶媳婦生大胖小子,在他看來,似乎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好了,你請坐下吧!”李修說道,擺了擺手。
那王大憨心想他還有話沒說完呢,怎麼就讓他坐下了?可也不敢違逆,一屁股坐下,頓時感覺無比良好。
李修接下來又點名了幾個村民,沒有問太多別的問題,差不多和王大憨一樣,只問他們一些最簡單的東西,比如吃什麼?住什麼?一年的收成如何?每個月能吃上幾頓肉等等,幾個村民自然都能很快答上來。
李修此舉,讓更多人都越來越迷茫了,這會議室是如此莊嚴的地方,很多人都正襟危坐,怎麼李修卻做這些無謂的事情?這讓他們不能理解。
李修沒有在期間做任何解釋和結論,直到這時候,他才又回到了講臺中間,道:“我明白了一件事情,王家村的致富,有主要三個原因;第一,是村民們的勤勞。第二,是王家村有很好的帶頭人,帶領大家共同致富,鎮長和村長都功不可沒。這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也是當今朝廷很多王化之地都還遠遠做不到的一點,如果只憑村民和帶頭人是遠遠不夠的,最大的功勞,應給當地的大戶。他們不但給村民減租,還主動出資修橋鋪路,造福鄉民。這讓我非常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才能讓他們做出這麼大的改變?顯然鎮長和村長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甚至縣官和州官都不行,朝廷律法至上,東海之濱,方圓百里,裡立一碑,亭立一廟,為什麼會這樣?”
李修環顧會堂,發出了這樣的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