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的時候,眾人都再次的看向了那盞青花碗。

正如方寒說的那樣,那些宋青花有的特點,它是真的都沒有。

而且經過方寒這麼一說之後,在看這個青花碗,也覺得不值錢了。

可為了讓鬱懷仁心服口服,方寒繼續的進行點評。

“我們在說說你這個青花碗,造假的人為了達到宋青花的釉色暗亮,就使用一種混合的釉料,這種釉料裡面,新增了大量了化學成分,所以聞上去,有股草葉子的味。”

“你只需要用一些75度的酒精,輕輕的擦拭,釉色就掉了,這是其一,現在說說胎質,宋青花雖然在民窯燒製,但是胎質也非常的好!”

“真品的宋青花,胎質是薄而脆,手指彈擊的聲音,非常的清脆,久響餘韻,暖耳溫聲,而你的呢,聲音沉悶,而且有碎塊的劈聲,這是因為造假的人,使用原料不對!”

“真的宋青花,顏色表裡如一,而你的宋青花,隨便在某個地方刮一下,裡面就是普通的瓷器白色,這個你可以自己看!”

“還有那幾朵牡丹花,上色是非常嚴謹,也是非常耗時的一道工序,這也是造假的人,根本無法掌握的一門技藝!”

“看看你這上面的牡丹花,根本就沒有任何的美感,更是有種多此一舉的感覺,其次碗的造型也不對,民窯燒製的瓷器,主要凸顯的還是實用價值!”

“你的這個碗,碗底淺,碗口寬,拿在手裡特別的不合適,既不能吃飯用,也不能喝水用,整個宋朝的瓷器系列當中,都沒有過這種造型的碗!”

“造假的也是看準了這一點,才會燒製一些奇形怪狀的東西,為的就是掩人耳目,魚目混珠,瞞天過海!”

“說了這麼多,我都特麼累了,先喝點茶,你們自己看去吧!”

一口氣點評了這麼多,說的鬱懷仁臉都黑了,感覺頭皮都在發麻。

尤其是他的表情,就好像親眼看到他的御品閣著火了似的。

他無法接受,也無法反駁。

方寒對瓷器的瞭解程度,尤其是對絕世罕見的宋青花的瞭解,造詣,比他都高出不止一點半點。

現有的宋青花鑑定經驗,還是侷限在五十年代出頭的那幾塊青花殘片,以及少部分的完整宋青花上。

他究其多年的時間,也算是研究的透徹了,難道他研究的那些都是假的嗎?

他絕對不相信這青花是假的。

於是他立刻叫人拿來了酒精,當著眾人的面,輕輕的擦拭碗邊的釉色。

結果可想而知,假的就是假的,根本不可能成真。

釉色直接脫落,模糊了一大塊。

鬱懷仁就好像瘋了一樣,又薅下腰間的鑰匙,在碗底用力的劃了一下。

還是被方寒給說對了,胎質內,全是普通的白瓷,而且還是極其低劣的成分,連氣泡都能用肉眼看到。

鬱懷仁根本無法接受這一切。

這假的青瓷,足足花了他兩千萬啊。

居然是假的?

錢不算啥,還可以再賺。

名聲呢?面子呢?怎麼賺的回來?

逢人就說自己的青花是真的,跟誰都說自己研究了數十年的瓷器。

可還是被坑了。

越想越覺得憋氣,越想越覺得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