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善臺與安賢洙作為主教練與技術教練,對每名選手的競技狀態進行評估。

其中,武大競、韓天羽隨著年齡增大,傷病增多競技狀態下滑是不爭的事實。

林孝俊則是因為三年沒有參加國家大賽,還需要適應。

至於李宇昂的問題,兩人產生了分歧……

金善臺認為制約李宇昂發揮的是競技狀態以及體能儲備,畢竟中招之後的後遺症還是挺明顯的。

在賽季前的體檢中,李宇昂身體狀態明顯不如20192020賽季。

而安賢洙本能的認為是技術問題,只是他還在透過影片回放的方式找差異。

“安,乾脆名古屋站只給李宇昂報兩項吧。”

奧運賽季與其他賽季最大的區別,除了世界盃分站賽只有四站外。就是不再限制選手的單項報名數量,可以全專案報名。

雖然不再限制選手單項報名數量,可單項最多三人報名的規則並沒有改變。

所以,一般情況下考慮到選手體能問題,教練組不會安排全專案報名。bj站中,中國隊也只有李宇昂是全專案參賽。

安賢洙沒有回應,他一直盯著李宇昂的1000米的比賽回放。

五分鐘後,安賢洙終於發現了問題,他直接開口說道:“金,除了體能問題外,李宇昂的滑行節奏有問題!”

“嗯……怎麼回事?”

安賢洙一邊把進度條拖到比賽開始,一邊說道:“你看,比賽剛一開始,李宇昂像往常一樣背手跟在隊伍後面滑行。”

金善臺眉頭緊鎖,李宇昂“背手跟滑”與“拉邊”已經成為他的標配,這裡面能有什麼問題?

安賢洙沒有多說,一直等到比賽第四圈拉邊的時候,他才說道:“問題就在這!”

在這?

拉邊超越沒問題啊!

金善臺不解的看向安賢洙,等待他的解釋。

“之前的比賽,李宇昂有一種執拗!中長距離的比賽,無論場上形勢如何,他都會在第五圈或者第九圈再拉邊超越!”

“但這場比賽……在第四圈最後一個彎道,剛一出彎他就拉邊完成超越!”

“你是說,拉邊的時間?”

“沒錯!從拉邊的時間點上看,只差了半條直道的距離……可之後的表現,李宇昂在外道超越時明顯比以前費力!”

金善臺不太認同安賢洙的說法,他略一思索說道:“安,你的說法並不成立。難道提前拉邊還能形象李宇昂的競技狀態?這是玄學,不是科學!”

“安,我們要相信科學,技術小組分析了李宇昂過彎姿態、壓彎角度與之前幾乎無異……制約李宇昂發揮的是,後半程的體能和他的絕對速度!”

安賢洙還是相信自己的判斷,作為曾經的王者,他比任何教練都懂節奏的重要性!

一時間兩人都無法說服對方。

“安,我還是覺得應該讓李宇昂放棄一項,先保另外兩項的成績。這樣也可以給別的選手機會。”

安賢洙搖頭說道:“不,四站比賽中,李宇昂必須報滿三項!他必須儘快適應這是他的責任,更是他的義務!”

“冬奧會他可是要報滿三個單項的……現在不讓他適應,難道要等冬奧會再去適應?”

雖然李宇昂賽季前的集訓中狀態明顯不如1920賽季,可教練組還是把希望放在了他的身上!1000米、1500米世界紀錄保持者的名頭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拿到的。

見金善臺態度似乎有所鬆動,安賢洙接著說道:“誰又能保證代替李宇昂出戰的選手,能拿到好的成績?”

是啊,誰又能保證比李宇昂成績更好呢?

安凱?還是李文武?

金善臺無奈道:“就這麼辦吧……節奏問題,你抽空跟他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