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悠悠而逝,轉眼就是三月已過,南溪谷裡又開始了忙碌的一年。

每逢春耕和秋收,王宇都會先行舉行儀式,給人們來個動員大會。

把冬季慶典設為元旦,春耕日為三月初,暫設驚蟄,因為這段時間冷暖不定,變化明顯,王宇把這段時間作為基點。

三月初,風和水的變化最為明顯,外面的雪都化得差不多了,溼度升高,風力漸漸緩和,透過稀薄的雪層,能看到下面已經有植被開始發芽了。

二十四節氣構建,是王宇自獲得糧種之時,就開始進行的一項計劃。

如今歷史兩年多了,方才開始進入試用期。

王宇根本沒有那麼強大的能力,可以在短時間裡構建起一套新的節氣,就連套用自己熟知的知識,王宇都需要長期觀察,找到對應的時間節點。

這還是龍華領的氣候與華夏中原地區類似,這才給了王宇套用的根本,節省了大量的精力,做得最多的事就是記錄下每天的變化,然後對號入座。

這些都是農耕的基礎,王宇作為一個農村長大的孩子,雖然久不下地,但是這裡面的干係,他還是很清楚的。

得益於王馴的研究,龍華領馴獸計劃進行的很順利,至少在牛羊等溫和的食草動物身上很成功。

隨著王馴等人的經驗越來越豐富,馴化牛羊也越來越容易。

其實就不外乎胡蘿蔔加大棒,外加心理輔導。

王馴的經驗成長,讓他越來越熟悉這些動物,甚至已經可以做到簡單的溝通交流。

這不只是對馴化過的生物有用,一些新捕到的生物,對其他人非常警惕,在王馴手中就特別溫順,就算是一些脾氣格外暴躁的動物,也對王馴非常溫和。

而且這種現象不只是出現在食草動物身上,就連沒有成功案例的食肉動物,獅虎狼豹之類的,都對王馴比較親切,至少不會對他有攻擊傾向。

得益於王馴的能力,龍華領目前已經有了超過五百頭可用耕牛,主要是王宇指示,要著重馴化耕牛,外加使用了一些小手段,那就是穿鼻環,有著弱點牽制,加上王馴的安撫,訓練起來很輕鬆。

除此之外,龍華領還有兩百匹可以耕地的馬。

龍華盆地原本就有非常多的牛羊,就連馬都有不少,而且都是成群結隊的。

只不過龍華盆地的馬都非常健壯,背部寬碩,難以騎乘,只能用來作為耕地和拉車,不然的話,王宇可是非常想訓練騎兵的。

不過作為運力,這些駑馬還是非常好用的,目前王木的工坊裡已經組裝起兩輛四輪馬車了,這是試做的,檢驗一些細節,然後修改。

王木造的四輪馬車,是按照王宇繪製的圖紙製作的,此前龍華領已經有了兩輪馬車,承擔了兩座關口建築的關鍵物資運輸任務。

所以馬車製造技術很成熟了,在這個基礎上製造四輪馬車是可行的,唯一的困擾就是前輪轉向技術。

這個問題其實王宇並不知道什麼解決辦法,畢竟他在藍星也沒接觸到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