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rin那是個例,是畸形版本造就的戰術轉移。

&narin延續了初代目impact的戰術地位。

既,功能型上單。

團隊需要你單帶,你就單帶,需要你玩坦克打控制抗傷害,你就得玩坦克。

直到s5夏季賽後半段,重灌戰士版本降臨,skt的戰術重心,才不得不被迫傾斜到上路。

沒辦法,當時的版本太畸形了,不傾斜上路就沒法玩。

那會兒的鱷魚、諾手、劍姬這類英雄剛剛重做,新裝備資料也沒有回撥,是正兒八經的又肉傷害又爆高。

只要團戰打出血怒,你就是戰神!

甚至,多次上演了殘血諾手一發q技能,將血回滿的離譜畫面。

要知道,從s1開始一直到s6,這六屆世界總決賽期間,總共只誕生了8次五殺。

其中s5就佔了三次,這三次五殺,全部都來自於上單,英雄則都是諾手!

光是看這個資料,就可以想象到當時的版本有多畸形了。

這也是為什麼,明凱會在賽前分析節目中說,如果當初秦歌順利加入edg,那屆世界賽的冠軍大機率就是edg的了。

後續的duke、ck的單殺王,一個在歐美掌控雷電。

結果呢?

需要單帶拉扯,就給他們拿巨魔,需要控制抗傷害,就是波比加里奧。

偶爾拿到劍姬、青鋼影這類戰士,也不會圍繞上路去打,依舊還是讓他們單帶,給隊伍拉扯出運營和發育的空間。

所以,skt的上路從始至終都是一個保姆,髒活累活全都幹。

……

換到下路之後,huni乾脆直接站在二塔前的自閉草叢,預設放掉下一塔。

這種局面,他已經經歷了好幾次。

&nsi開賽前的那個愣頭青了。

huni很清楚,對面下手極重,且毫無人性。

不會因為他0/4/0就因此放過他。

只要他敢給機會,對方就敢把他抓到超鬼。

轟!

無人防守的情況下,下一塔只堅持了不到15秒鐘便應聲而倒。

秦歌領著兵線,直逼二塔。

臨近二塔時,忽然一個炸藥桶出現在腳下,還未等秦歌點桶,炸藥桶便轟然爆開。

還別說,huni這套二連桶的操作很熟練。

只是傷害嘛……

就實在有些慘不忍睹了。

甚至連秦歌的白盾都沒破掉,身邊的小兵更是隻損失了三分之一的血量。

二連桶打完,huni腳踩加速,快步從自閉草叢鑽出,撤回二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