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大年初一(第2/5頁)
章節報錯
《還不還》這個題材就足以讓無數觀眾共鳴了。
雖然有人可能沒遇到過借錢不還的人,但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身邊總聽說過這種事。
從某個角度來說,在總檯上能播出這個小品,就值得誇一誇了。
《說事兒》就更不用說了,在整個小品界也是一個十分經典的作品。
雖然很多人覺得它比前作《昨天今天明天》差了一些,但江述還是很喜歡這一個。
這個小品裡,也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梗和“名言”。
“那傢伙那場面,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呀!”
“緋聞,絕對的緋聞。”
“人家唱歌要錢,他唱歌要命啊!”
“……”
還有時至今日依然在網路上流傳甚廣的那句“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
現在的小品造不出梗,除了小品本身的質量問題以外,還是和發達的網際網路息息相關。
當年網際網路資源相對貴乏,春晚的影響力還非常高。
經典小品中的一些好玩的詞,就容易在大眾中成為“梗”流行起來。
都說二十年前的小品不抄梗只造梗,其實那個年代的小品,也沒梗可抄。
現在時代變了,好玩的梗都是先在網際網路上流傳。
而且網際網路上的梗,都是在某個“契機”下出來的,並不是刻意去造的。
諸如永遠的神,蕪湖起飛……
這些梗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傳播發酵,才慢慢出圈火爆的,這些詞也不適合放在小品節目裡。
就算放在小品裡,它們也很難成為網友爭相追捧的梗。
小品想造梗,還得是“你大媽已經不是你那個大媽,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這樣的話。
江述拿出來的這幾個小品,主要就分兩種。
扶不扶,還不還和策劃,這三個小品都是題材取自某些社會現狀,針砭時弊。
《最初進化》
在內容上略微犧牲一些包袱,笑料與諷刺上達到一個平衡。
另一種的側重點就是搞笑了,追求商業效果。
笑點包袱相對更加密集一些,也不上價值教育觀眾,只讓觀眾看完一樂就好。
不過一個經典的小品,許多觀眾不會只看一遍,不少人過後都會翻出來重溫。
最後一個小品《說事兒》結束後。
江述和總導演打個招呼,便回酒店去了。
此時的網路上,各大社交平臺自然已經滿是春晚的話題。
無論微博唞音逼呼,熱榜上幾乎都有江述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