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相同點是,鏡頭裡只有江述和蘇書,這個mv表達的意思,就是江述在影片裡喜歡蘇書。另外,mv裡還夾雜著一些江述在錄音室錄歌的鏡頭。

這是江述在入駐批站後,釋出的第一個創作影片。

第一個影片,叔叔怎麼能不給面子呢!

直接就給導流。

批站有一個推薦機制,使用者關注的up釋出了新影片,這個影片一般都會出現他的首頁。也就是說,現在關注江述的上千萬人,只要開啟批站,就能看到這個影片。

除此之外,批站也不遺餘力地向其他還沒關注江述的使用者導流。

這種瘋狂的引流手段,倒是微博不具備。

在微博宣傳東西,首先只有自己粉絲能看到,然後得等話題的閱讀量和討論度上去,才能上熱搜。

就算上熱搜,也得別人點開榜單看到你才行。

批站倒好,直接就把想導流的內容呼你臉上,完全不講道理。

除非使用者點了對江述不感興趣,或許以後就不給推了。

但批站有時候也挺噁心人,就算你點了對此類影片不感興趣,它還是繼續會給你推。毫無疑問,《童話》將會是江述目前為止拿出來的,傳唱度最高的歌。

這首歌在地球上發行於2005年。

經歷過那個年代的都知道,當年的大街小巷都有這首歌,傳唱度極高。

雖然當時的華語樂壇是神仙打架,但這首也是當年最火的歌。

如果嚴謹一些,或許應該加個之一。

畢竟那一年還有《七里香》,

還有《兩隻蝴蝶》和《老鼠愛大米》這兩首網路神曲,大概相當於現在的抖音神曲。但是綜合下來,江述還是覺得《童話》在那一年就是傳唱度最吊的歌。

這種旋律簡單朗朗上口抒的情歌,任誰都能哼兩句,就是最容易開啟傳唱度的。

與此同時。

一些喜歡或不喜歡江述的人,其實也好奇地試聽了一下《童話》。

“江述這傢伙簡直是個變態!”宋卿天有些感慨。

“真是個天才!”郭良也不由得感嘆。

“老爸怎麼說?還不肯站江述這邊嗎?’

“他說等《情書》上映後看看情況再說,如果情書還是叫好又叫座,咱們就直接倒向江述。

另一邊,沈嘉玉聽完這首歌,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他不想繼續聽江述的歌,但是又覺得這首歌確實好聽。

沈嘉玉臉上逐漸戴起了痛苦面具。

越來越覺得自己,好像真鬥不過他。

這種六邊形戰士,到底要怎麼對付才行啊?

音樂平臺上,《童話》的評論區裡,更是得到了網友們的一致讚譽。“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