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朝議為三品以上大員才有資格參與,每旬一次。

元豐九十四年的第一次朝議,在波瀾不興中開啟。

彷彿太孫遇刺,楚南天認罪只是一場無聊的鬧劇一般。

期間,雖然有無數官員向元豐帝啟奏,提前開啟朝議,但元豐帝絲毫沒有在意。

在太孫遇刺三日後, 第一次朝議終於到來。

天啟殿朝議。

範正向前走著,他一向孤身一人,尤其是再次入朝,便很少在閒暇之餘與其餘官員論事。

“範君且慢。”端瑞的聲音從後面傳來。

範正停下腳步。“端廷尉,這是有事?”

廷尉,便是大理寺卿的別稱。

端瑞面容帶著冷意。“範君對前幾日城外的事,怎麼看?”

範正面無表情, “短短半年,京都陌生了許多。”

有些答非所問,但端瑞似乎聽懂了。

“有人走,便有人來,變得陌生也是正常。”

兩人閒聊,並未避諱其餘人,蘇黨黨魁名喚蘇進,是徐州人,見兩人感慨,開口說道。

“在我大周元豐帝的帶領下,蒸蒸日上,兩位倒還有心思悲秋傷風,不如想想怎麼讓大周變得更加富強,百姓如何過上好日子。”

看得出來,範正和端瑞都不太待見此人,蘇進一開口,兩人便不再說話,只是沉默著向前走著。

蘇進面色微沉。

蘇當式微, 在他看來,範正便是魏黨, 端瑞為清流黨黨魁,他們需要聯合起來,才能抵抗日漸強勢的恭黨、楚黨以及內黨。

沒想到這兩人竟都不給他說話的機會。

今日的朝議,氛圍很是古怪。

依舊是太子宣讀近日來大周發生的大事,群臣發表意見。

但在今日,太子問策時,一向踴躍的群臣今日竟無人開口,彷彿太子所作的決策,都是對的。

穩坐高臺的元豐皇帝笑了笑,開口說道,“眾卿可有大事啟奏?”

恭黨黨魁李尋安第一個開口,“臣彈劾睚眥軍主帥曹盛,太孫遇刺,曹盛親率睚眥軍,三日竟未拿下,臣彈劾曹盛失職之罪!”

大臣們面上表情不一,很顯然,李尋安已經將前幾日城外的那件事,拉開了序幕。

曹盛面不改色,淡定的站在那邊,恭黨本就對他不滿,他心中明白,李尋安彈劾他,不過是投石問路罷了。

在李尋安說完後,曹盛便走出,“請陛下治臣失職之罪!”

大殿沉默片刻。

元豐帝開口,“準!曹盛辦事不利,罰俸半年。”

李尋安彈劾曹盛,不過是一個開始,緊接著。

巡天監祭酒範正走出人群,“臣彈劾太孫恆無法無天,出言無狀,於城外引發百姓大亂,敗壞皇德,然太孫恆年幼,皆為奸人蠱惑,臣請徹查此事!”

此言一出。

在場所有人心中都咯噔一聲。

太孫恆年幼,元豐帝尚未給其安排老師,一直是由內黨太監進行監管。

這件事朝臣心知肚明,現在最重要的是,太子對其的意見。

太子在位六十三年,幾乎已經確定來日定然繼承大統,範正此番言論,出乎所有人預料,紛紛看向那坐在皇帝身前,垂簾聽政的太子殿下,想要知道這位太子殿下又會如何應對。

畢竟,在外傳言,內黨之前一直為太子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