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徐令君中庭立柱(第2/4頁)
章節報錯
以示紫氣東來,坐鎮重北。
東門令是武官,這一步倒是省了,正好徐成也坐不慣轎子。
第三步。
只見尉遲豐向前一步,傲然看向臺下,他滿頭白髮,滄桑之氣自然散發,面向皇宮方向,朗聲說道。
“自元豐六十五年始,帝過蒙拔擢,臣值守東門三十八載,臣素有武願,帝允之。”
“今有少年徐成,青山縣子,曾有破城平叛之功,替吾皇命。”
這些是對皇帝說的話,至於皇帝能不能聽到,卻是不知了。
但此乃古禮。
先稟報皇帝,再向手下宣佈。
“你們也聽到了,本官即將卸任,日後青山縣子徐成便是東門令,爾等可聽清楚了?”
東門大營在尉遲豐的訓練下,軍紀嚴明。
“屬下明白!”
由離任官員上稟皇帝,下知臣署。
尉遲豐說完。
尉遲新和王奇將準備好的東門令官袍給徐成穿上,尉遲豐轉身將那枚代表這東門令的玉牌交給徐成。
從這一刻開始,便是真正的東門令。
尉遲豐笑盈盈上前,“徐令君,這東門大營我可就交給你了,老夫總算閒下來了。”
徐成抱拳,“東城安定三十八年,全仰仗尉遲公,今尉遲公卸甲,實乃大周憾事。”
尉遲豐離開,接下來,便是徐成如何收復眾人的問題了。
東門令官袍呈現紫色,代表其為京官,徐成氣質本就出眾,穿任何衣服都不露怯,看向眾人,徐成開口。
“素聞東門大營軍紀嚴明,令行禁止,我知道諸位中有很多人不服,憑什麼我一個毛頭小子,年不過雙十,便坐上這東門令之位,既然是軍營,便立下三條規矩。”
“不尊軍令者,斬!”
“作奸犯科者,斬!”
“徇私枉法者,斬!”
徐成說完,看向遠處的立柱,據尉遲新說,這立柱是當日重建東衙時,從東衙地底挖出,因重量太沉,便被丟在校場,一放就是數十年。
他緩緩將剛剛穿上的官袍褪下,隨後走到立柱之前,雙臂環抱,微微用力……
眾將士看著徐成的動作,皆目不轉睛的看著。
緊接著他們便張大了嘴巴。
只見那不知多沉,足足數十米長的立柱,竟被徐成一人緩緩抬起!
難以想象,當時數十個換血武者共同抬起的立柱,被徐成那看似不太強壯的肉身抬起。
那倒下不知道多少年的立柱,重新被徐成立起,這不算完,他繼續用力,將其推到校場中央。
一躍而起,跳到剛剛立起的立柱上。
“聽聞範公昔日前往九郡平叛,曾約法三章,今日我徐成便以此立柱為證,立柱不倒,那三條規矩不變,諸君,聽到與否?”
將士們互相看了看。
徐成目不轉睛的盯著露臺上的十八個指揮使,這些指揮使,都是勁力境,才是關鍵。
事實上,在這些指揮使心中,他們想要的是一個武道修為能撐得起檯面的東門令,而不是一個二世祖。
初見徐成,尤其是知道其為範正弟子後,先入為主的,都以為其不過是憑藉關係過來鍍金的。
直到見到徐成,徐成身上那換血氣息,更是讓他們肯定了這種猜測。
但這一切,在徐成將那立柱重新立起後,都消散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