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回去瀾朝(十七)(第2/2頁)
章節報錯
“父皇,兒臣冤枉。”燕王是真冤枉,但不覺得是有人陷害他,只覺得是有人想要巴結他這樣做的。
他心裡升起一股怒氣,蠢貨,大大的蠢貨,巴結是這樣巴結的嗎?攔截奏摺多大的罪?
還有劉家也是,平日裡招搖些也就罷了,怎麼千秋宴附近還如此不知分寸?
“陛下,盛兒他平日裡最敬重您,哪會做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今日是你的生辰,彆氣著自己,改日讓大理寺好好查查,到底是誰敢擅自處理,若真是盛兒做的,我這個做母妃的第一個不放過他。”劉貴妃義正言辭道。
接著又小聲勸說,“陛下,還有外臣在呢,別讓這下番邦小國看笑話,而且金石國說走就走,說明根本沒將陛下您放在眼中,這不過是一個發起戰爭的藉口罷了,就算打起來,咱們還怕他們不成?”
劉貴妃輕言細語,皇帝的怒氣還真的平息下來,他轉念一想,若是為了兩個區區使臣而開罪自己的皇子,豈不是讓人看輕?
不過攔截奏摺這事著實可惡,還有劉家人也確實囂張,且等過了今夜再說。
“李敬辦事不力,即日收回官職,發配原籍。”他沒處置燕王,也沒處置劉家等一眾人,倒是將上奏的李大人革了職,行事讓人大跌眼鏡。
換源app】
宋謙賢等暗自冷笑一聲,又看了看鬆口氣的劉家人,以為這就過關了?太天真,就是可惜了李大人,不過等他繼位,李大人便能官復原職,暫且先委屈一下。
李大人早知是這種結果,甚至只革職發配原籍比他想象中的還要好,至少命還在不是嗎?如今劉貴妃燕王母子當道,他繼續做這個官也沒意思。
他面無表情的被拉下去,而圍觀了這一場鬧劇的其餘大臣則是更心冷,之前被宋謙賢和宋謙明聯絡過的,此時越發堅定跟隨的步伐。
而跟隨燕王的則是沾沾自喜,如此大錯陛下說揭過就揭過,看來選擇是真沒錯。
千秋宴繼續進行,但大臣們的心思卻是風起雲湧,好歹平安無事的過了這一夜。
然而一大早,聽說就有人敲響了鳴冤鼓,狀告劉家人草管人命、霸佔家產。
“一大早的吵什麼?”皇帝在宮人的服侍下起床,因為昨天千秋宴熱鬧到半夜,所以精神不是很好,“到底發生了什麼?”
上報的太監小聲回答:“陛下,是有人敲響了鳴冤鼓,留下伸冤書後還一頭撞死在上面。”
“什麼?”皇帝一聽驚了,自古宮門前的鳴冤鼓就鮮有人敲響,畢竟敲響是要付出一些代價的,如今這人直接一頭撞死,冤情是有多大?
皇帝好大喜功,如今發生這種事,對他的名聲影響非常之大,將來史書上都是要記錄一筆的,這讓他如何不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