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大三大四的課程真的很少,基本上一週能每天有課的話那真的都算是多的了。

甚至大四的時候一週只有兩三節課,當然,大四的時候如果不考研,基本上都去實習了。

秦竹楠甚至已經想好了需要招募的兼職人群,就放在大三大四的學生人群裡就是最好。

秦竹楠以前的時候,甚至還聽說了在同級的一個學生,在一棟宿舍樓裡專門幫忙給人泡泡麵,泡好了幫你直接送到你寢室,而且這個逼幹了一學期之後,直接換了一臺新款的水果手機。

這也是抓住了商機的表現。

秦竹楠在桌子上書寫著,靈感如同泉水一般噴湧而出,各個點子層出不窮,寫出一個想法之後,然後以另一種方式去反駁推翻,目的是讓這個想法變得更加的完善和成熟。

“做一個app或者是公眾號嗎?實在不行做一個網頁也是可以的。”

秦竹楠把一張張A4紙寫得滿滿當當的,接近兩個小時的功夫,秦竹楠把計劃完整地寫了出來。

如果要實施的話,那還是得回自己的母校:寒城財經大學才行,畢竟這是以大學生為基礎的創新創業方式。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前期自己的得找一個“保護傘”才行。

要知道,在學校裡,有很多東西都是禁止的,比如說代課,這是上不得檯面的事情,也不會有官方來保證,更沒有人來兜底。

但是這件事情前期還真的就得靠這些東西東西來過渡,至少把名氣打出來之後,自己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計劃。

秦竹楠早就想好了自己未來要走的路線,那就是從一款代課app,跳轉到幫助大學生兼職,甚至解決初高中生教育輔導的問題。

這是一個很大跨度的改變,至於為什麼不直接做這樣的app,就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秦竹楠現在沒錢來燒。

做網際網路的都知道,凡事都得燒錢,幾百萬那不就是真的跟燒紙一樣?

所以,秦竹楠只能以大學畢業生創業的身份來做這樣的事情,甚至還可能搞到學校裡的一些補貼政策。

要知道,有些事情雖然上不得檯面,但是還是有人做,還是有人消費,這是不爭的事實。

有人的地方不僅僅只是有江湖,還有市場。

秦竹楠想的很多:

比如一些在寢室裡開小賣部的,使用違規電器的,這些行為都是學校明確禁止的,但是這並不耽誤學生們做自己的事情,掙到錢揣進兜裡才是硬道理!

現在秦竹楠充滿著激情和期待,他想幹出一番大事業出來,現在他唯一想到能夠幫他的就是王鶴了。

他跟王鶴是從小到大的交情,要不是王鶴的爸媽,他現在在哪兒挖煤都不好說,所以他一直拿王鶴當親哥,拿王鳳穎當親妹妹,拿王父王母當爹媽。

王鶴從小就很懂事,為人也圓滑,從小到大每次秦竹楠惹事都是王鶴給他擦屁股的。

在學校裡王鶴也是屬於“交際花”,好像跟誰都認識一樣,什麼人都知道。

所以秦竹楠覺得,自己現在很需要王鶴,需要他的人脈,需要他的圓滑。

當然,其實讓秦竹楠作出決定的也不是這些,而是王鶴現在的工作。

王鶴從畢業以後,什麼都幹過,但是什麼都幹不久,換成他的話來說,他想幹個三百六十行,看能不能每一行都能當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