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將奪來的楚國領土稱為大虞丟失的土地。

“為何?”

趙錯詫異地道。

“楚軍應當已無一戰之力了。”

他在昨天已經打散了楚國僅有的三萬餘兵馬。

“非戰之過,而是楚國中人自認為楚人,不尊大虞法統。”

季鳴嚴肅地對著他拱手道。

“楚人自以為亡國了?”

趙小公爺頓時意識到了問題的複雜性。

楚國是與大虞同歲月的諸侯國,自從太宗三百年前削藩失敗以來,七國就是完全自治的狀態。

諸王幾百年的經營,足以讓臣民只知大王而不知皇帝,寧國會被輕易拿下是因為寧王乃世宗皇帝過繼出去的皇子。

“楚地百姓見王師而驚懼,趙將軍拿下的十數座城中,甚至出現了民壯持械襲傷士卒的事。”

季鳴將前軍的訊息盡數到來。

“這是大事。”

太后娘娘平靜的聲音響起。

“朝廷若要平定叛亂,必須要得諸國子民歸心,趙錯你可能拿出一個臨時方策?”

她也沒想小情郎給出一個完全辦法,當務之急是先穩住前邊拿下的城池,勿使動亂再生。

“臣以為用最簡單的辦法最為妥當。”

趙錯頓了一下後說道。

“細說。”

照太后淡然的道。

“楚地子民亦是我等同胞,只要施以仁政必能贏得萬民歸心,不過首先還是要展現朝廷之威武。”

趙將軍不徐不疾地說道,他也不是什麼天真少年,知曉大多數人畏威而不懷德。

他想要一個人聽自己說話,先打一頓是最好的辦法,以武壓人。

不過長久使用高壓政策也屬於取死之道。

“我們可以先對不同的城池分而治之。”

他沉思了好一會,回憶來到這個世界前的見聞,字斟句酌地開口說道。

“對於友好歸順的縣城予以優待,反抗的地區則以剝奪田產等方式懲戒,然萬不可使士卒胡作非為。”

季鳴聽完他的話頓時撫掌稱妙。

“將軍此計可謀國也。”

同在場的幾名寧西府官員也開始了吹捧。

“趙帥真乃少年英傑,這一方略可當十萬兵馬,某等拜服!”

趙錯聽慣了阿諛奉承,不過一旁焰兒眼中的亮色倒是讓他很受用,於是繼續說道。

“我方才也說了楚地之人亦是大虞子民,不該太過苛責,所以秋後的科考也該許楚國臣民參與。”

他的話讓心善的季鳴大感沒有跟錯人。

“臣以為趙將軍所言甚是。”

“卑職等附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