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嘴角勾起,露出滿意的笑容。

就如秦無垢所說的那樣,這一趟墜龍窟沒有白來。

若無一座上三品洞天的濃郁靈機,縱然有血神恩賜的紫色命數【虛界】,也很難汲取足夠的元氣。

從而鑄就十道氣脈,演化周天道場!

“踏入三重天,升為千戶也就名正言順了,沒那麼多阻礙和非議。”

紀淵念頭閃動,他辦完這一件差事,便要巡狩外府。

屆時,成功坐上千戶的位子。

手底下執掌三支總旗,可以調動八百精銳緹騎。

無論去到何處,都是一股不小的勢力。

省得離開天京之後,遭遇強龍壓不住地頭蛇的尷尬情況。

景朝四十九府,各地關係盤根錯節,從來不少豪強與軍頭。

歷年以來,每每欽差下派巡視。

輕則碰到火龍燒倉,重則身受不測,就是明證。

拳頭不夠硬,手腕不夠靈活,極易被人擺佈。

“倘若真個答應洛與貞,去遼東的話,只怕要一路鬥過去。”

紀淵眸光浮動,他不是迂腐之人,明白在朝為官的幾分道理。

不管公事,還是私事,自己都要有信得過、叫得動的得力下屬。

否則什麼都去親力親為,不僅容易叫旁人看輕小瞧。

還會牽扯精力,耽誤武道精進。

有兵才是草頭王!

這句話不僅僅適用於亂世。

放在太平年景卻暗流洶湧的景朝。

也是一樣!

“景朝乃人道皇朝,威壓玄洲一域!

外鎮九邊,內平江湖!

所以,許多東西跟前世並不一樣。

官位、靠山,這些都如鏡花水月,未必時時管用。

唯有武功、兵馬,真實不虛,派的上用場!

難怪了,涼國公楊洪、邊關的武侯、大將。

寧願頂著東宮的施壓,也不肯放開兵權。”

紀淵若有所思,威望隆重的涼國公,才值得太子退讓。

如果楊洪只是一個五境宗師,沒有那幫門生故吏、十三位義子,形成黨羽,佔據兵部。

白含章隨時都能將他生殺予奪,押入大獄。

由此可見,有權仍不足,須得再有勢。

兩者相加互補,朝廷亦要忌憚。

“景朝幅員遼闊,聖人是憑一己之力壓服天下,行酷烈之手段,震懾宵小奸邪。

無論是什麼國公,亦或者內閣,犯了忌諱,乾脆殺之,絕不會有任何拖泥帶水。

這樣來看,聖人走得雖是王霸並行之道,卻以霸為主,王在其後。

太子卻不同,白含章更重權謀制衡,外柔內剛,外聖內王,凡事徐徐圖之,鈍刀子割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