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國公進京未果的訊息,宛如巨石落入平湖,砸出好大動靜。

箇中發展一波三折,引得城中百姓討論熱烈。

諸多流言因此不脛而走,大致分為幾種。

其一為朝臣揣測,廟堂上的六部高官知曉部分內情。

聽說東宮連下三道諭旨,力保北鎮撫司百戶紀淵。

眾人不由揣測太子的心思,認為這是不滿涼國公居功自傲。

決心敲打這位從龍老臣,藉此豎立威嚴。

其二是市井坊間的閒言碎語,匯聚起來逐漸變成紀百戶怒鬥國公爺。

官小不畏強權,官大跋扈驕橫,正合升斗小民的胃口。

當成演義故事來聽,也算頗為有趣。

其三比較離譜,也不知道哪個好事者,閒著無聊編排出來。

說紀淵和楊休結仇,乃是因為那花容月貌的國公小姐,

三人糾纏,爭風吃醋,這才釀成一樁慘案。

涼國公得知之後,更是嫌棄門戶不對,一怒之下棒打鴛鴦。

反正把落魄小子與富家小姐的各種橋段,往上生搬硬套。

一時之間,盛行青樓勾欄之地,為人津津樂道。

“毀謗!絕對是毀謗之言!

洛三郎,你我之間的交情深厚。

好似至親般的兄弟,可不要信了外面亂嚼舌根子。”

這一日,紀淵正在府中休息,於花廳接見登門拜訪的洛與貞。

“我自是相信紀兄,你與娉兒才見過幾次面,彼此又沒有來往,怎麼會生出私情。”

洛與貞爽朗一笑,依舊是富貴公子的清俊氣度。

“不過,紀兄最近改吃素了?為何擺了一桌的綠葉果蔬?”

紀淵夾了一筷子捲心菜,放進碗中。

又望向盤碟裡頭的菠菜、莧菜、青提、番石榴,答道:

“想必洛三郎你也知道,我強闖兵馬司巡營、殺了國公府客卿,東宮下旨懲處。

不僅被太子取消講武堂大考資格,更罰了幾個月的俸祿,令我在家閉門反省。”

洛與貞點了點頭,臉上露出遺憾之色。

以紀淵的武功、境界,倘若講武堂大考沒有推遲。

必然可以像宗平南一樣,一舉殿前奪魁。

只不過東宮也是出於好意。

一方面殺人已成事實,強闖巡營在先,終究有些理虧,不好遮掩;

另一方面,比起北鎮撫司的百戶,武狀元的功名顯得不值一提。

便是去到邊關,甫一從軍便想升官六品,接管百人小隊,亦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