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遇刺,這本該是一樁驚天動地的駭然大事。

可身為監正的孟玄機仍然端坐社稷樓,並未有半點離開的急躁意思。

他眉頭緊皺,好似打成死結。

“失魂落魄,無心無智之人,瞞過殿下的覺察。

再輔以五金四魄鑄成的冷不防,破去龍脈護體。

等到坐鎮皇城的幾位大宗師發現不對,已經晚了。

連燭照虛空的社稷樓,剛才也成了擺設。

步步為營,環環相扣,確實天算。”

孟玄機眸光閃爍,冥冥虛空流光倒卷,宛若掌上觀紋,把前因後果捋清楚。

“但以殿下之縝密,不應該疏忽掉水雲庵這一條線才對。

無論是與懷王的交際,亦或者紀九郎呈上去的摺子。

都有意無意暗示過此處異常。

若考慮到太子妃的關係,選擇網開一面……卻也不合情理。

殿下從來不是優柔寡斷,牽掛情長的性子。”

這位欽天監正眼中倒映出交織的光華,好似駐足於長河觀水,顯出洞徹入微的玄奧氣息。

隨著濃郁靈機噴薄運轉,其人元神凝聚,宛如逆流而行,追朔過去。

光陰歲月悄然盪漾,攪出一圈圈實質般的漣漪波紋。

恍若黑色二色,縈繞於孟玄機的周身。

如果天運子在場,定然會被驚到駭然失色。

因為這正是他引以為傲的本命術!

燭照光陰!

這便是當世道術第一人的天賦才情,幾近於妖孽。

若非白重器如彗星崛起,光芒實在太過耀眼,令跟隨的眾人暗然失色。

加上孟玄機從來不與人生死戰,深居簡出於社稷樓。

甚至極少出手,縱然跟同輩較量,亦是年月久遠。

種種原因,使得這位監正大人的聲名不顯。

尤其近二十年。

江湖上議論最多的。

皆是山河榜上前十人,誰高誰低,孰強孰弱。

反而少有好事者提及監正之名。

好像將其澹忘一樣。

“一捧光陰水,一條歲月輪,天運子這門道術確實有些意思。”

孟玄機眸如燭龍照徹虛空,四周晦暗不定,好像四時輪轉。

他抬起右手,五指牽動因果絲線,試圖尋出太子遇刺的根本源頭。

可漸漸地,這位監正大人端坐的身形一動,神色也凝重起來。

其就像墜入一口深不見底的幽冷古井,無止境的向下跌墮,竟然沒個盡頭。

磅礴如潮的濃郁靈機被抽空,宛若萬千蛟龍啃噬四肢百骸,叫一尊大宗師都產生難以為繼的驚愕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