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淵借用金色命數【未來視】,推演過的大道軌跡。

對於定揚侯府而言,上策其實是順從東宮。

把關寧鐵衛的大權交出,穩定賀蘭關動盪的軍心。

如此一來,身為太子的白含章反而不好再繼續追究。

只能捏著鼻子,按下年長興被刺殺這樁大忌諱。

最多削去郭鉉的爵位,留個歸隱養老的體面結局。

中策則為擁兵自重,主動上書。

陳明定揚侯府願意永世鎮守遼東邊關。

子孫後代,絕不踏出白山黑水半步。

並立下“人在地在,地失人亡”的八字血誓!

這樣一來,朝廷那邊自然放心。

定揚侯府也等於佔了一份大義,盡受遼東敬仰。

聖人認下的那位義子,獨鎮九邊的西平侯。

便是如此。

聖人曾經親口說過“自汝在鎮,嶺南無憂”這樣的話。

可見其信重!

在紀淵看來,作為勳貴武夫。

相比起涼國公楊洪的跋扈飛揚,定揚侯郭鉉的野心勃勃。

那位西平侯的做法才最聰明。

與國同休,相得始終。

足保世代富貴,永無大禍。

至於下策,無非破釜沉舟,行險一搏。

押上全部身家,賭霸王卸甲的真龍寶穴,奪神髓改命!

為此需要不惜一切代價,哪怕……引百蠻入關!

定揚侯打了一輩子的仗,比誰都明白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的道理!

當然,這只是紀淵個人的看法。

換作郭鉉自身,他戎馬半生,堪稱為景朝鞍前馬後,鞠躬盡瘁。

臨了打算求個封王裂土,世襲罔替,也無可厚非。

但聖人那條“異姓生時不可稱王”的規矩。

等於徹底斷絕定揚侯的那點念想。

讓他不得不劍走偏鋒。

以真龍寶穴改已命應天時!

“大淩河……兩人單獨相見?”

紀淵揚起眉鋒,垂眸望向氣魄猶存不卑不亢的典折衝。

“侯爺應當就是這個意思。”

這位關寧衛軍的扛纛大將沉聲回答。

於公於私,他都希望定揚侯府與東宮能夠重修於好,彌補裂痕。

不然,依照侯爺的性子,萬一被逼到無路可走。

只怕當真要在遼東動起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