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府,慶雲樓。

江神宵仍舊揹著那座大書箱,面對江水,席地而坐。

也只有像他這樣的大宗師,才能受得住這座百世經綸。

太古之初,至聖先師合道【浩然】,訂立諸界寰宇的規矩禮法。

使得天、地、人、神、鬼涇渭分明,各行其道。

六大真統當中,上陰、稷下兩座學宮,就傳承自上古諸子道統。

究其根本,追溯源頭。

便是沿襲於【浩然】尊位下的儒家體系。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至聖先師以下,後來又有亞聖、文聖相繼出世,完善這條大道。

這才有儒門中人與天交感,言出法隨的莫大本事。

藉由修身治國平天下,以及著書立說、立言立德等等手段。

凝練文宮、文心、文膽,才氣沖霄,蓋壓日月!

若非處於第九劫,靈機枯竭,仙神不顯的末法之世。

文道與仙道、神道一起成為斷頭路。

憑藉人道皇朝統攝萬方,威加四海的好時候。

說不定還能再出幾位文宗半聖。

“文內蘊道,字中藏神,這便是儒門修行之根底。

相傳亞聖曾在大妖盤踞的招搖山上,提筆寫了一個‘鎮’字。

結果壓得山根沉陷三千丈,由玄洲前三的通天巨嶽,變成一座平平無奇的險峻高峰。

百世經綸通曉古今,收藏多少經典,堪稱無所不知。

那些文字流轉的道則法理,重得像百萬條山脈。

還好,這座佛門重器殘缺不全。

不然別說揹著,我都未必拿得動!”

江神宵聳了聳肩膀,好似揹負極沉之物。

那襲寶光瑩瑩的紫紅袈裟鼓盪不已,條條長蛇也似的氣流起伏,縈繞於肌體之上。

好像重錘敲打,淬鍊筋骨體魄。

“你想貫通三教,形成合流之勢,以證己道。

首先就要理清楚前後之分,順序之別。

佛門大金剛的體魄,煉道骨,養浩然氣。

這是一條可行之路。

順序沒錯,前後呼應。

所謂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

上古之法,九劫亦可用。

天底下,還有什麼比這座百世經綸,更能淬鍊打磨你的筋骨皮膜。

鑄成舉世無雙的金剛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