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入夜之後,不宜出門(第2/4頁)
章節報錯
這是一個耗時耗力的漫長過程,有些人武骨平平,終其一生可能就卡在這裡。”
紀淵眸光浮動,暗自想道:
姓林的早個四五年前就突破到通脈二境,如今仍然不得寸進。
應當是武骨稀鬆,天賦平平之輩。
魏揚停頓了一下,講得更仔細了一些:
“拳掌指爪、擒拿功夫,凝聚的就是‘手脈’,
輕功身法多為‘足脈’,
除外還有其他劍走偏鋒的功法,比如觀氣、望氣的定‘目脈’,
旁門左道喜歡走‘心脈’。
儒門是‘陽脈’,下行脊柱大龍,上通顱腦天門,可以養浩然氣。
道門主要研究‘衝脈’之法,此為諸多氣脈最難的一道,貫穿全身,是氣血中樞,
練成之後,肉身無漏,達到斬赤龍、降白虎的層次。
至於佛門,本就有六神通的說法,手、足、心、身皆可凝聚氣脈,並無固定之選。”
紀淵聽得入神,
服氣一境是打熬根基,強壯體魄,
仍然停留在拳腳招式、肉體凡胎的地步。
等到了通脈二境,於人體凝聚氣脈,自成內天地。
從而帶來各方面的強化。
內氣、血氣、力氣……都會迎來一個巨大的蛻變。
二十歲之前能突破通脈二境,便可被列為講武堂的天才種子。
“這麼看,一境與二境之間相差其實不小。”
紀淵挑了挑眉,他有上品內煉虎嘯金鐘罩,加上百步拳、劈空掌兩門殺伐武功。
整體戰力,放在服氣一境應當算拔尖的。
但林碌畢竟是個通脈二境,再怎麼廢物也不可小覷。
“俗話說,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九郎,你要殺一個通脈武者,最好知道他凝聚的氣脈在什麼地方。
楊休他所練的武功,是涼國公的龍虎大擒拿,必然從手脈開始。
所以,你別跟他硬碰硬,以掌對掌,以拳對拳,這樣很難討到好處。
遊走,纏鬥,才是上策。”
魏揚面色沉重,傳授著個人經驗。
在他看來紀淵從未與人進行過生死之戰,加上楊休境界高了一層,恐怕很難贏下擂臺戰。
能保住這條性命,就算不錯了。
“多謝教頭的指點。”
紀淵拱手道謝,面如平湖一般,不起分毫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