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涼國公府,七殺作命(第2/3頁)
章節報錯
“真要怪罪下來,柴掌事也不會坐視不理。”
婦人倚靠在丈夫寬厚的胸膛上,低頭問道:
“夫君當真很欣賞那個遼東考生,我看你把講武堂發下來的雪花銀蛇肉都給他送過去了。
你本來就身子不好,每到子時便氣血低弱引動寒症,怎麼都不給自己留一些。”
輕輕柔柔的語氣之中,有幾分嗔怪意味。
聽到妻子這麼問,魏揚忽然沉默下來。
過得半晌,方才說道:
“我老家在東山府,那時候聖人剛定鼎天下,還沒那麼太平。
三州之地鬧了旱災,家裡實在養不活那麼多張嘴巴。
於是我十三歲就從軍入伍,只為了有口飯吃。
後來跟了譚大都督,輾轉去了朔風關,一腔熱血想要建功立業,我和老程便是那時候認識的。”
魏揚粗豪面龐上難得顯出一絲緬懷之色,摟著妻子,輕聲說道:
“我在朔風關待了八年,做到遊擊將軍。
過了幾年譚大都督調回天京,本來想帶著老部下一起。
我沒答應,說大丈夫的功名,當自個兒親手掙,靠貴人拔擢不算真本事。
老程說我性子太烈、太莽撞,不懂得屈從世道規矩,遲早吃大虧。
嘿,沒成想真給他說中了,我沒過多久因為衝撞了某個厲害人物,灰溜溜被趕出了飛熊衛。
這些年來風霜雪雨都經歷了一遍,我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
這普天之下的億兆生靈,有人生來如龍翻雲覆雨,註定要立於潮頭,有人卻腳踩泥濘,頭頂風雨,豁出命來只求一個前程。
我和九郎都一樣,啥也沒有,只憑一股心氣。
當年,我求前程的時候,有譚大都督、有老程提攜、攙扶著,如今也該輪到我為九郎撐一撐傘了。”
魏揚想起那個初入講武堂,便倒拔千斤銅柱的遼東少年郎。
“大丈夫的功名,當從刀中取……哈哈哈,這小子跟我是不是有幾分相似?可惜啊,我不是譚大都督那等通天大宗師,這把傘也撐不了多久。”
婦人安靜聽著,她其實並不太懂沙場、朝堂之類的東西。
但卻很愛聽,因為丈夫說起這些的時候,有股子頂天立地的豪邁氣概。
……
……
天京內城,涼國公府。
這座五進五出的深宅大院,就靠在正陽門旁邊,隔壁是空置下來的寧王府邸。
這一條街上,沒有低於二品以下的朝廷大員,被外人戲稱為“公侯坊”。
那位身著綢緞長衫的趙大管家一路暢通無阻,來到二進院子的正房。
沿途婢女、家丁、護院如雲,但凡見到了他都要躬身問好,低頭行禮。
眾所周知,涼國公治家如治軍,極其嚴格。
上下尊卑,容不得半點逾越。
每年因為些許小事被打死、填井的僕從雜役,至少得有十幾二十個。
外面威風八面的趙大管家到了二進院子,立馬收起氣焰。
彎腰躬身候在外面,等待主子的召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