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何為砂隱(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一次和第二次忍界大戰?”葉倉不明白王銘為何突然提這些事情。
不過她還是大概解釋了一二:
“第一次忍界大戰是五大忍村成立,戰國時代結束後第一場忍界混戰,第二次忍界大戰是以雨之國崛起導火索而導致的忍界混戰。”
“那....我們砂隱在這些戰爭中充當什麼樣的角色?”王銘問道。
作為一名輪迴者,他在白星上大多數道德倫理法理基本不適用輪迴世界。
比如說第二次大世界輪迴的“秦統七國”,雖然那個世界有著內力有著機關獸,還有著堪比集數火炮的床弩,但不能改變那個世界就是古代封建背景, 生產方式就是最基本的農耕鐵犁。
星龍國可不會拔苗助長一下子就把秦國推進到現代社會,那完全不符合生產關係的進步與時代文化背景。
星龍國只是幫助秦國完成大一統而已。
同理,在這個忍界,王銘也不會忽視客觀規律。
他唯一在意的是:砂隱的所作所為是否有基於最底層民眾利益的部分,是否具有進步性。
這是星龍國自身的立國之本,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
如果砂隱是侵略者,是戰爭販,是強盜,那麼王銘就要考慮自身立場, 這可能會影響到星龍國對砂隱的合作的態度。
是志同道合的朋友,還是利益驅使的暫時合作者。
而面對王銘的問題,葉倉是斟酌了用詞,才回複道:
“砂隱參與戰爭是基於自身利益,是絕大多數人的共識。
我們的國家就是大片荒漠,生存資源極其匱乏.....所以我們有必須戰鬥理由。”
葉倉說這話時神情很堅定很莊重,這是一種“我雖然殺人,但我是為了自己家園”的大義凜然感。
然而王銘已經明白了,砂隱就是侵略者。
他的心思頗多,但面色不改,是根本不給葉倉看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葉倉也以為自己學生明白了,但她根本不知道眼前學生的真實靈魂來自何方。
就在貌合神離的種子埋下時, 偃師千明開口了:
“為什麼我們的村子非要去劫掠其它國家的資源才能存活呢?
沒人想主動上戰場,沒人想成為被人唾罵的侵略者, 就算可以自詡為‘家國大義’, 但所做的事情依舊是入侵。
這算是‘吾心吾行澄如明鏡,所作所為皆屬正義’的冠冕堂皇嗎?
砂隱受限於資源的窘迫真的只是因為先天的地理環境因素嗎?”
偃師千明走向那些被抓獲的馬匪,詢問他們落草為寇前, 家裡有幾口人幾畝地,收成如何,每年是否有餘錢,家道破敗的過程又是如何?
馬匪們也是述說自己的過往,大多人都是家中有良產,家道中落的原因也是因為天災人禍。
“看到了吧,這些最普通的人本來就可以活的好好的。
他們是風之國最底層民眾,他們生產的糧食是支撐整個風之國的基石,他們出了問題,風之國又怎麼不會出問題?
風之國出了問題,就會推動我們這些忍者走上戰場,去劫掠其它國家資源。”
偃師千明如此深入淺出的一番話直接震撼到了葉倉的三觀。
“你這是在說什麼?
.....你這是在懷疑身為砂隱的意義嗎?”葉倉皺眉。
葉倉是一名忍者,哪怕是上忍,也只不過是掌握更強大暴力的高階忍者,
她的思想有侷限,從小接受的教育都是為了村子,村子的路線是正確的。
偃師千明的話語讓葉倉感到一絲絲毛骨悚然,聽上去似乎有理有據追根溯源,但卻若有若無在直指砂隱的立村之本。
砂隱建立的目的是什麼?谷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