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輪不到你們囂張了!’

崇禎雙眸炯炯,心裡發狠。

……

不久後,崇禎就離開了曹文詔的軍營,直奔昌平。

崇禎騎著馬,帶著數百人,並沒有走官道。

半個時辰後,他剛吃了幾口乾糧,就慢慢擰眉。

他發現不遠處,視野裡都是災民,衣衫襤褸,面容枯槁,拖家帶口,成群結隊的蹣跚在道路兩邊。

有幾個小孩子看著他手裡吃的,頓時走不動路了,直勾勾的盯著。

孩子的父母看著崇禎騎著馬,帶著數百官兵,那敢惹,連忙捂住孩子的眼,硬生生低著頭。

其他災民看到崇禎一行人,紛紛低頭,四散逃開。

崇禎見著,忽然勒住馬,跳了下來,拎著手裡的乾糧袋子走過去,道:“兄臺,留步,不用擔心,我不是剿匪的,就是路過這裡。”

那一家五口人聞言,頓住腳,不敢走,都面露懼色的回頭看向崇禎,將孩子護在身後。

崇禎打量了他們一眼,尤其是鞋子,都已經磨破,臨近冬天,還穿著十分單薄的衣服。

‘應該是很匆忙出來逃難的。’

崇禎心裡判斷著,將手裡的乾糧袋子遞過去,道:“出來的匆匆,沒有帶什麼吃的,這些乾糧,就送給你們了。”

說完,他回頭看向曹變蛟,道:“讓將士們只留兩天的口糧,其餘的,都分發給沿路災民。”

“是。”跟著走過來的曹變蛟聞言,連忙應道。

“謝謝!謝謝!”

“謝謝官爺!”

“謝謝,好人有好報。”

四周的災民聽到了,紛紛抬手,有氣無力又激動不已的說著感謝的話。

崇禎沿路看過去,這些災民個個都差不多,消瘦,單薄,面色枯黃,雙眼疲倦,迷茫,甚至是絕望。

“多謝官爺。”崇禎邊上的一家子,猶豫了一會兒才接過袋子。

男人看著崇禎,陪著笑,女人則急忙拿出來,分給三個孩子。

最大隻有七八歲,小的四五歲,接過來就狼吞虎嚥,很明顯,有幾天沒怎麼吃東西了。

崇禎見狀,問道:“兄臺,你們從哪裡來,這是要去哪裡?”

男人遲疑了下,又見大兒子塞給他一塊餅讓他吃,這才接過來,放到手裡,看著崇禎道:“不瞞小兄弟,我們是從河南來的,聽說,遼東那邊在開荒,我們想去試試。”

崇禎知道孫承宗在遼東開墾荒地,道:“你們是遭了什麼災?”

男人吃了口餅,心裡多少有底,默然一會兒,道:“前年水災,去年旱災,今年蝗災。”

崇禎臉角不自覺抽了抽,道:“當地官府不管你們嗎?”

男人咬著餅,還沒來得及說話,女人突然道:“他們不搶就不錯了,怎麼還會管我們死活……”

男人瞪了她一眼,與崇禎勉強笑著道:“官府還是管的,只是,這一年又一年的,官府也管不過來的。”

崇禎看著他,又轉頭看向前路,災民已經拿到乾糧,千恩萬謝的坐在地上,慢慢吃起來,枯槁的臉上,竟然出現了笑容。

崇禎面無表情,眉頭一鬆一緊,內心十分壓抑,難受,雙眼發澀。

王承恩注意到了,上前輕聲道:“公子,還得趕路。”

崇禎深吸一口氣,又重重吐出來,與那一家人點點頭,轉身上馬,繼續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