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城的軍隊,近乎被圍了兩個月,明軍既不出城,也不派援兵,一直孤守,令建虜無可奈何。

但是現在,明軍三路出兵,建虜固然驚疑,卻有大喜。

代善,阿敏等人直奔薊州,要吃掉薊州方向的明朝援兵。

而濟爾哈朗,嶽託則向東,要擊潰來自遷安方向的明軍。

黃臺吉坐鎮中軍,要吃掉出城的遵化明軍。

“分兵三路,還真是託大!”

城頭上的王元雅見著建虜剩下這麼點兵力,居然還分兵,不由得冷笑。

李邦華拿著望遠鏡,看著建虜蓄勢待發的兵馬,眼中有絲絲凝重。

認真觀察好一陣子,又轉頭,看向不遠處炮塔上的楊嗣昌。

他看不太清楚,只看到炮塔上眾多的旗幟,以及筆直如松的楊嗣昌。

李邦華不清楚楊嗣昌要做什麼,心裡有點擔心。

王元雅見李邦華看向楊嗣昌,立刻道:“堂官,遵化城事關重大,若是楊嗣昌失敗,可能會牽累整個戰局,朝廷怪罪下來……”

他還沒說完,李邦華就道:“命令已經下了,咱們看著吧。”

王元雅欲言又止,臉上寫滿了憂慮。不過,即便楊嗣昌的一萬人敗了,城裡還有三四萬,又有火炮,遵化城不至於陷落。

這樣想著,王元雅心裡的擔憂稍微少了一點點。

突然間,他聽到颯颯作響的旗幟揮舞的聲音,轉頭看去,就看到楊嗣昌身邊計程車兵,在揮動旗幟。

旋即,遵化城北門就開啟,一隊隊士兵瘋湧而出,怒聲大吼。

“殺!”

這些是楊嗣昌親自訓練計程車兵,一出城,就擺開了陣勢,向著建虜快速推進。

李邦華面無表情,雙手背後,死死的握在一起。

王元雅頭上第一時間就出現了絲絲冷汗,站立不穩,一隻手居然扶著身旁的大炮。

等明軍出了火炮範圍一定距離,飢渴難耐的建虜迅勐發起衝擊,好像要一鼓作氣解決遵化城一樣。

兩軍交戰,楊嗣昌的軍隊擺好陣勢,硬是扛著騎兵衝鋒,進行廝殺。

城樓上的王元雅,李邦華在望遠鏡,不多久就看到了頹勢,楊嗣昌的軍隊根本擋不住建虜。

不等他們有所反應,忽然間城裡響起鳴金聲,炮塔上的旗幟揮舞聲陣陣作響。

出城的明軍,迅速退了回來。

建虜自然追擊,而遵化城頭的火炮,比以往密集了兩倍,炮聲震耳欲聾,一顆顆炮彈激射而出,打擊在追擊的建虜騎兵。

慘叫不斷,人仰馬翻。

建虜迅速收兵,並沒有繼續追擊。

他們分兵三路,留下的人馬並不多,不可能繼續攻城。

明軍很快就退了進來。

李邦華與王元雅對視一眼,眼神裡都有無奈。

這就是現狀,大明的軍隊,根本沒有與建虜野戰的能力,出城就是送人頭。

兩人觀看了一陣,便準備下城樓。

可剛走到一半,又聽見擂鼓聲,關門的城門,突然開啟,城內計程車兵再次大吼著衝了出去。

李邦華與王元雅對視一眼,面露驚色,再次返回城樓上,拿起望遠鏡。

很快,明軍與建虜再次交戰,卻又沒有打多久,一有頹勢就迅速撤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