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紀臉色微變,崔呈秀被下獄,已經牽連了一大批人!

不過,旋即他就笑呵呵的道:“你是當今國丈,再怎麼樣,陛下都會周全你,朝臣也沒誰會故意為難你,不必擔心。”

明朝的外戚不顯,尤其是國丈,國舅這些,被壓制的很厲害。但不管怎麼說,周奎是當今國丈,是崇禎的老丈人,動他,就是打崇禎的臉,大明的臉。

沒有十足的大罪,一般都會悄然放過。

周奎神色越發冷硬。

他現在其實最關心的,還不是自身的,而是投入進去的近三百萬兩銀子。他不止不能再進宮去索要,還有已經下了定金的,六十萬兩訂單。

這一筆銀子,還得往裡投,他要是猝然終止,在這種時候,很可能會迎來崇禎的遷怒。

但他已經不想再往裡投了,註定的有去無回。

周奎沉思半晌,道:“陛下與我說了,不會追究我,要我本分做事。只不過,為陛下做的事情,不能停,南直隸那邊的糧食已經到了河間府,再過幾天,就要付尾款,我暫且拿不出來。”

張國紀與其他一些勳貴,都參與到了這裡面,在這裡面,他們一直是賺錢的,目前他們十三人總共也就壓了不到二十萬兩。

但他哪裡知道,周奎根本沒有告訴他,那生意有多大,周奎一個人投入了多少!

“還差多少?”張國紀看著周奎問道,臉上已經有慷慨解囊的意思了。

周奎故作沉吟,道:“六十萬兩。”

其實,定金十萬,只需五十萬。

張國紀皺了皺眉,五十萬,他是拿得出來的,但這不是小數字,要他拿出來,著實心疼。

思索再三,他道:“這是保本的買賣,六十萬,我去找其他公爵說一說,以我們的身份,拆借六十萬並不難。”

周奎面無表情,鬆了口氣的道:“好。此事就拜託太康伯了,最好是三月底前有結果。做完這一筆,我們就可以收手了。”

張國紀倒是無所謂,還以為他擔心的是崔呈秀的事,笑著道:“無需那麼擔心,陛下還是寬仁的,如果有必要,我找機會,進宮去見見我們家娘娘,請她幫忙說說話。”

張國紀家的娘娘,就是張皇后了。

周奎默默點頭,心裡暗鬆一口氣。

有了這十萬兩,多多少少補了一點虧空。

只是,他前前後後投進去近三百萬兩,怕是拿不回來了,一想到這一點,就心痛到呼吸都疼。

……

魏忠賢還在宣府,做著進一步的追查。

孫雲鶴回到西廠,馬不停蹄的整理案卷,將一干罪犯,全數移送給了刑部。

刑部審查過案卷,夯實人證物證,幾乎是在當天,就公佈了更多細節,囊括了這些人從什麼時候開始與建虜、插漢兒勾通,走私。出賣大明,包括了走私貨物的目錄,時間,人手,路徑,獲利等等。

這些種種,很快被京城百姓聯絡到了插漢兒的幾次入塞以及建虜在遼東的入侵,再一次的將京城的憤怒情緒推向更高。

三法司迅速做出決定,第二天開審。

當天深夜,乾清宮,東暖閣。

首輔黃立極以及三法司的曹於汴,倪文煥,許顯純,兵部尚書李邦華,吏部尚書王永光,戶部尚書畢自嚴站在崇禎的桌前。

崇禎手裡是一疊奏本,他一本一本的扔到桌上,道:“綏遠巡撫上奏,請斬宣府巡撫。陝西總兵杜文煥請旨徹查陝西不法商販。陝西左參議洪承疇上書,請絕互市,並嚴整大同,山西,宣府,薊州四鎮……眾志成城啊……”

黃立極枯瘦老臉都是肅容,道:“陛下,此時民心可用,可成大事。”

崇禎看了他一眼,笑著道:“卿家說的不錯,以前不好辦,不能辦的事,藉著這個風口,都給朕辦下去。”

“臣領旨。”三法司以及戶部,兵部,吏部的六位主官,連忙抬手應道。

他們正在推行各種變革措施,很多措辭遭到朝野內外的掣肘與非議,在這種時候頒佈推行,能極大的減少阻力。

崇禎拿起茶杯,心情有些愉快,道:“三法司,有決定了?”

曹於汴沒有說話,餘光瞥向倪文煥。

倪文煥立即抬手,道:“回陛下,臣等仔細商討了三個時辰,認為,只是斬立決,恐不足以懲前毖後,臣請陛下允准,對範永鬥等八家罪大惡極之輩,用以磔刑。”

磔刑,就是凌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