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元年,二月初六。

京外,軍器監不遠處的一處營地。

崇禎站在瞭望塔上,拿著望遠鏡,看著不遠處的神機營演練。

一隊一千人左右的騎兵,手持黑色長槍,奔突向前, 他們單手開槍,一陣噼裡啪啦聲響,將對面的一眾草人打倒,旋即扔掉長槍,持刀衝鋒。

不時,那一片草人被衝擊的七零八落,旋即是各種爆炸聲好像突然響起,將不遠處的一片空地炸的面目全非,土塵滾滾。

徐光啟站在崇禎邊上, 看了一會兒,放下望遠鏡,轉向崇禎道:“陛下,神機營初步有戰力,不過,他們並不是主力,更多是適合突擊作戰,以奇襲為要。”

崇禎還在看著,點頭微笑,道:“卿家說的不錯。朕也沒打算讓神機營作為正面主力,至少暫時還不夠。”

徐光啟臉角都是皺紋,細思著道:“陛下,單是神機營的五千人,裝備就花了近三十萬兩,是否,有些過於……”

崇禎放下望遠鏡, 瞥了他一眼。

徐光啟沒有說下去, 微微躬身。

大明的情況,誰都知曉,國庫的錢就那麼點,不說各地士兵的欠餉,百官的俸祿,宗室的,勳貴的等都是一拖再拖,早就入不敷出,已近難以維持。

三十萬兩,足夠三年的遼餉了。

崇禎自然知道徐光啟的意思,稍稍沉吟便道:“在火器上,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退縮,火器的重要性,無需朕多言。至於神機營的軍餉,從內庫出。軍器監也一樣。”

徐光啟神色不動,沒有再勸,心裡多少有些覺得,崇禎花錢過於大手大腳, 不夠精打細算。

他在軍器監, 一兩銀子都是分做十份花,用到了極致。

崇禎已經聽出了徐光啟的想法,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再次拿起望遠鏡,見曹變蛟率領騎兵,翻越障礙物,如離弦之箭,銳不可當,暗自點頭:小曹,是有點樣子了。

這時,一個內監悄悄上來,在曹化淳邊上耳語了幾句。

曹化淳揮退他,等崇禎放下望遠鏡,這才走過來,道:“皇爺,建虜的使者,剛過了山海關。”

崇禎看著前面,隨口的道:“回京之後,讓駱養性進宮,將各種情報匯總,朕要看。”

“是。”曹化淳應著。

崇禎又看了眼曹變蛟的演練,與徐光啟道:“徐卿家,朕聽說,軍器監聚集了不少人才?”

徐光啟頓時微笑起來,道:“是。他們都有各方面的專才,在軍器監做了很多事情,非常有成效。”

崇禎點頭,道:“朕給卿家推薦一個人,名叫宋應星,已經在入京的路上,卿家可以好好看看。”

“宋應星?”

徐光啟仔細想了想,發現一點印象都沒有,不過是崇禎推薦的,他也不敢大意,連忙道:“是。”

崇禎背起手,看向京城方向,道:“朕在京裡還有太多事情,脫不開身,軍器監就交給卿家了。年中前,一百門破虜炮,朕一定要!要錢給錢,要人給人,卿家先前說的那幾座礦山,內監朕都撤回了,交由軍器監接管……”

徐光啟肅色抬手,道:“臣領旨。”

崇禎沒有再說,又看了一會兒,便下了瞭望塔,騎上馬,返回京城。

騎在馬上,崇禎手裡還是各種通政使司,司禮監,六部,內閣等寫的簡略,他一個個翻閱著。

他現在騎馬已經很熟練,可以脫手操作。

“山西?”

崇禎手裡的是七卿聯合奏本,面色微動的自語。

對於改革試點,朝廷裡一直有爭議,有的認為放在山西,有的在京畿,有的在山東,河南也有不少,一直沒有達成共識。

由於時間還早,崇禎沒有表態,倒是讓這幫朝臣著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