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無易事(第2/3頁)
章節報錯
溫體仁神色猶豫,道:“學生出宮後的想法,就是,以退為進,找個理由辭官,或者調出京城,坐觀風向。”
這是大明朝臣慣用的手段,溫體仁之前面對氣勢洶洶的閹黨已經用過一次。
韓癀卻搖頭,道:“不可。陛下已然對你不滿,這種時候,你若是退走,陛下只會篤定你別有用心,並非直臣。一旦退走,歸來之日將遙遙無期。”
“那,學生該怎麼辦?”溫體仁問道。他現在沒辦法理智的想清楚,腦海裡紛雜不堪,讓他無法冷靜。
韓癀倒是想了不少,臉上的凝重變成了嚴肅,沉聲道:“那一千萬兩銀子,我來為你想辦法,既然是借,走動一番,應該能借到。最為關鍵的,還是陛下讓你做的事情,這件事如果能做好,或能挽回聖心,徐徐圖謀,如果做不好……我們東林,怕是會與閹黨一樣……”
閹黨,在他們之前的判斷是遲早要敗亡!
溫體仁神情微變,暗暗吸了口氣,強撐著僵硬的身體,故作思索的低著頭。
他內心,還是傾向於‘以退為進’,崇禎交給他的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得罪太多人不說,也未必能挽回聖心。
韓癀自顧的說著,道:“事情還沒那麼難做,周旋一番,總能穩下來,只要是注意,不要被其他人搶了風頭。至於黃立極,張瑞圖,你不用擔心,他們這些天啟舊臣,一樣不得聖心。等那王永光等人坐穩了,必然會順勢入閣,按我的估計,時間最遲不超過今年年底……”
溫體仁聽著,心裡頓時掙扎起來。
內閣現在空了三,黃立極等人再走的話,那空的就更多,以他現在的地位,是完全有資格入閣的。
這麼一個機會,他又不想錯過!
韓癀看出來了,肅色道:“長卿,這件事,你須仔細思量。”
溫體仁坐直身體,繃直臉,與韓癀對視道:“學生明白。”
這是關乎與他的前程,他必須要想清楚。
……
這時,周延儒被外派去偏遠貴州的訊息,已經在京城裡傳開。
很多人對這個‘放逐’感到疑惑,但將周延儒歸入東林黨的閹黨就很高興了。
崔呈秀很高興,他帶著笑容進了兵部。
李邦華將崔閣老迎進去,兩人在後堂,對著幾道公文說話。
崔呈秀拿著一道在手裡,道:“將所謂衛所整合、裁撤,我是不反對。但現在我大明處處用兵,領兵之人錯綜複雜,需要妥善解決,以免引發譁變。”
大明領軍之人的名目繁多,各省剿匪、平亂是多不勝數,很多事情,朝廷已經難以完全控制。
他們的兵是自行招募的,軍餉是自行籌集的,最多,就是朝廷給個官職。一旦出現絲絲變故,兵變、譁變、鬧餉是時有發生。
李邦華臉上一片肅然,道:“閣老說的是。十三省設十三衛,南京設一大營與長江水師。京畿,除了京營之外,四周,將部署三大營,作為拱衛京畿的常備兵力。另外……”
李邦華說到這裡,頓了下,看著崔呈秀道:“除了錦衣衛等少數之外,上直十二衛等,將只保留其三,作為天子親衛,授予總兵官。該三衛,與其他不同,不受兵部轄制,由陛下直隸……”
崔呈秀神色微變,直直的盯著李邦華。
對於裁併衛所,他本就艱難同意,現在,又搞出這些,完全突破祖制,別說他了,要是傳出去,必然朝野譁然,不知道會掀起多大的風波!
崔呈秀不敢答應,否則他會被吐沫星子給淹死,眉頭一沉,道:“李尚書當初為了維護光宗,維護國本,寧死不退!今天,是要壞我大明祖制嗎?這也是國本!”
李邦華堅毅的臉上,都是平淡冷靜之色,道:“閣老,您清楚我大明的現狀,這是不得已的權宜之舉,待事態平穩,一切都會歸於祖制,這是陛下的親口之言。”
崔呈秀目光堅定,道:“即便陛下如此說,我也不能答應。凡事必須依照規矩辦事,這是陛下的金口玉言!李尚書,此事非同小可,本閣希望謹慎!”
李邦華有些意外了,片刻,道:“崔閣老,我聽說,您還反對戶部那邊的‘商稅改制第一案’?”
戶部對於商稅的改革,還在不斷的試驗,磨合,只是出臺了一個草案,正在六部共議,徵求意見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