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撬動祖制(第2/2頁)
章節報錯
商人最大的痛點,大概就是起源於立國之初,對商人種種歧視性政策了。
主要還是開國皇帝朱元璋對商人十分仇視,對商人限制到了只能穿什麼衣服的地步。
畢自嚴看著這些激動難控的眾多鹽商,不動聲色的道:“一個月前,本官在乾清宮奏對,當時元輔也在,我們討論了很多,元輔表示了贊同,陛下頷首,本官相信,一定會廢除的,未來的經商,當十分的輕鬆與方便。”
“不知大人,不,朝廷有什麼條件?”有一個人站出來,抬著手道。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是所有人都懂得的道理。朝廷給出了這麼大的好處,那必然是有所求的。
一眾鹽商全部看著畢自嚴,神情發緊。
朝廷若是向他們索求什麼,要求什麼,他們就是普通老百姓,沒有抗拒的能力!
周延儒好像陡然醒悟,慢慢轉頭看向畢自嚴。
畢自嚴神色不動,道:“這是朝廷大政,並不是在跟什麼人談條件。”
六十多鹽商欲言又止,臉上寫滿了憂色。
朝廷這麼大的動作,能沒有索求?
畢自嚴看著一眾人的表情,拿起筷子,招呼道:“說了只論閒話,不說政事的,來來來,都坐,拿起筷子,咱們邊吃邊說。”
這些鹽商一肚子話想問,但這大庭廣眾又不好問出口。
周延儒則覺得,朝廷又要有大麻煩了。
畢自嚴這些話一旦傳出去,彈劾的奏本,恐怕要得成百的出現在乾清宮。
畢自嚴恍若未覺,吃了幾口,就看著前面的一個鹽商,問道:“這位兄臺,你來自哪裡?”
被問到是一個大胖子,油光滿面,他迎著畢自嚴的目光,連忙站起來,抬著手道:“不敢。回畢尚書,小人來自山西。”
畢自嚴點頭,道:“陛下接到過奏本,說是‘山右、新安賈人擔策至淮,佔籍牟利’,曾經就此詢問於我。你怎麼看?”
山右即山西,新安則是徽州。賈人就是商人。
佔籍牟利,是這些異地鹽商侵佔淮揚本地戶籍,搶奪了鹽引以及入仕的名額,引發了眾多矛盾。
於是這些異地鹽商託關係,上書朝廷,請求開放戶籍限制,增加淮揚鹽商子弟入仕的名額。
這裡有相當一部分是異地鹽商,聞言都看向畢自嚴與那胖子。
這件事,同樣是他們一直苦心所求而不得的。
那胖子臉角動了動,十分的忐忑緊張,抬著手道:“畢尚書,商籍太過嚴苛,戶籍又過於稀少,我等背井離鄉,屬實不易。小人請求對商籍以及戶籍的限制放開,讓我等鹽商有個歸所。”
這些異地鹽商,常年在淮揚,已經落地生根,但沒有淮揚戶籍,太多事情不方便;想要回去,當地官府又不高興,認為他們‘離鄉棄祖,經營賤業’,不肯接受他們。
是以,這些鹽商,兩面不好好,處境日漸尷尬。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