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監低著頭,道:“都是為來宗道,錢龍錫求情的。”

王承恩看了一本,想了想,接過盤子,道:“有什麼事,去乾清宮告訴我。”

“是。”內監應著。

王承恩端著奏本,繞了一大圈,回到乾清宮。

他走進後殿,入眼就看到崇禎還在伏案批閱奏本,姿勢與他離開的時候一模一樣。

曹化淳見他進來,低聲道:“皇爺又是一夜未睡。”

王承恩微微點頭,端著盤子,站到他邊上。

崇禎感覺肩膀有些痠痛,頭也不抬,伸手去摸茶杯,忽然開口道:“楊鶴,王恰什麼時候到?”

這是工部尚書與吏部尚書,他們到了,六部就齊了。

曹化淳側身,道:“皇爺,中午之前,應該能到。”

崇禎喝了口茶,心裡舒服不少,沒那麼燥熱,目光不離奏本,道:“到了就帶進宮裡來,李尚書那邊有什麼事嗎?”

曹化淳看向王承恩。

王承恩端著盤子上前,道:“皇爺,李尚書說是要與吏部的王尚書仔細商議,晚些時候會有奏本呈上。”

崇禎將茶杯放下,仍舊看著奏本,道:“晚些時候,讓他們入宮,朕要與他們說說遼東的事。”

“是。”王承恩應著,但沒有動。

崇禎餘光見他沒動,抬頭看向他,道:“還有什麼事情?”

王承恩將盤子舉起來,道:“皇爺,一大早,通政使司送來的,六道為來、錢二人求情,申辯的奏本。”

崇禎看都不看,又俯身看向奏本,道:“留中吧。你留心內閣那邊,看看黃立極是怎麼傳達朕意的。”

“是。”王承恩端著盤子,慢慢後退。

崇禎繼續批閱奏本,他手裡這道,是揚州府,淮安府為奏鹽商奏請入仕資格的奏本。

因為大批鹽商聚集淮揚,而又沒有商籍或者本地戶籍,想要科舉得回原籍,這十分麻煩,並且原籍也不高興‘外人’來爭搶名額。

是以,淮揚兩地的鹽商,就透過各種手段,搶奪商籍、戶籍,但資源有限,鹽商太多,狼多肉少之下,就需要朝廷層面放開限制。

崇禎對這些道奏本很在意,翻來覆去,看了有七八遍,心裡有種種想法。

不知道又過了多久,曹化淳上前,輕聲道:“皇爺,太康伯入宮了。”

崇禎嗯了一聲,道:“是見皇嫂的吧?讓他去吧。”

曹化淳道:“是。”

崇禎轉頭看了眼天色,見天色大亮,身上都汗漬,衣服貼在身上有些難受,起身道:“王承恩,你去請娘娘來一起用膳。曹化淳,你挑些東西,給皇嫂送過去,皇嫂那邊有什麼事,有什麼需要,一定要及時安排,不能怠慢一點。”

“是。”王承恩與曹化淳齊齊應著。

崇禎轉身向後面走去,準備洗個澡,剛到門口,他又轉身,稍稍沉吟,看著兩人道:“傳話給錦衣衛,讓他們加緊對於各大鹽場的佈置。”

“奴婢遵旨。”曹化淳連忙應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