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補齊六部尚書(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得不說,東廠這方面的底蘊還十分深厚,得益於魏忠賢掌權這幾年。
崇禎看了一會兒,放回去,走回來,坐下道:“倒是可以,就這麼定下。他在老家閒住吧?曹化淳,召他入京,儘可能在朕登基大典之前到京。”
崇禎的登基大典在下月初二,只有五六天時間了。
“是。”曹化淳應著道。
解決完六部尚書的事,崇禎內心的憤怒稍稍緩解,拿起茶杯喝了口茶,道:“眼下,事多繁雜,無法盡全,咱們還是依照計劃,一步一步走。吏部,要繼續加強吏治整頓與規劃,戶部也要做好稅賦整頓的前期準備,都察院更是要拿出監察朝臣的能力與氣魄來給朕看。朕知道,現在有很多阻礙,很多困難,不要急,慢慢來,太過著急,反而容易壞事。”
“臣等領旨。”曹於汴三人聞言,起身抬手,沉聲應道。
雖然崇禎說著‘不著急,慢慢來’,可他們都聽得出,這位新陛下心裡是急的。
三人的話音落下,王承恩走了進來,目光看向崇禎。
崇禎注意到了,淡淡道:“什麼事?”
王承恩上前,遞過一道奏本,道:“皇爺,內閣送過來的,是一太學生彈劾魏太監十八條大罪……”
崇禎看向曹於汴三人,笑著道:“這是有些人坐不住了,開始明目張膽的試探朕了。”
曹於汴三人面色不動,沒出聲。
魏忠賢,始終是橫亙在朝野頭頂的一座大山,無數人如鯁在喉,提及就難受。
崇禎拿起筷子,在碗上輕輕敲擊著,片刻之後,道:“朕聽說,韓癀已經啟程入京了,一些人怕是要再也坐不住了。曹化淳,傳話給內閣、通政使司:魏卿對皇兄忠心耿耿,一切行事,都是皇兄的旨意,他們彈劾魏卿,是不是就是彈劾皇兄?今後凡是彈劾魏卿的,一律擱置,不用告訴朕,也不要送到司禮監。”
“是。”曹化淳連忙道。
想著韓癀入京,預示著東林黨要開始行動,崇禎思索一陣,道:“再傳話給魏忠賢,這幾日辛苦了,放他幾天假,出宮好好休息,對於這些所謂的彈劾,無需在意。去。”
“是,奴婢這就去。”曹化淳道,說著就轉身離去。
等曹化淳走了,崇禎才看向王承恩,道:“用朕教你的方法,盯著他。”
“奴婢明白。”王承恩躬著身,一臉平靜的道。‘他’指的自然不是曹化淳,而是魏忠賢。
崇禎轉頭看向站在身前的三人,道:“這太學生的彈劾,是一種試探,再過一陣子,這種試探會越來越多。朝野的惡鬥會繼續,要做好心裡準備。”
畢自嚴,王永光,曹於汴都是經歷了諸多黨爭、惡鬥的人,深知其中的兇險與可怕,齊齊肅色抬手,滿面肅然道:“臣等明白。”
崇禎微微點頭,心裡在好奇的想著:‘算算時間,李邦華與孫承宗,應該快到京了吧?’
兵權一事,尤其是遼東,始終是崇禎心裡最重要的一件事。
但不管是天津衛,登萊,還是遼東,亦或者薊州,幾乎都是閹黨把持,這些人裡,少有能臣將才。
袁可立,李邦華,孫承宗等人,全數被趕回了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