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室,勳貴公卿,官吏的俸祿,就是國庫收入的數倍。還要賑災,平亂,外加遼東禦敵等等,大明國庫,早已經入不敷出,瀕臨破產。

畢自嚴聽著崇禎的話,深以為然的道:“陛下說的是。臣認為,想要理清稅賦,大力整頓之下,至少需要五年,甚至十年,方能有所起色,而後慢慢恢復,若是過於急切,反而可能功虧一簣,積重難返。”

崇禎聽出了畢自嚴有勸說他的意思,扒了幾口飯,看向不遠處的曹化淳,道:“宮裡還有多少銀子?”

曹化淳連忙上前,躬著身,道:“奴婢昨夜清查過,有一百五十萬兩。”

崇禎拿起茶杯,順了下噎住的喉嚨,等下去了,輕吐口氣,道:“拿五十萬兩給畢卿家。”

畢自嚴一怔,而後又一驚,道:“陛下,使不得,內廷的銀子……”

崇禎一揮筷子,看向曹於汴,道:“曹卿家,我聽說,都察院那邊有些不安寧?”

曹於汴不假掩飾,神色冷屑,道:“陛下放心,臣在都察院多年,深知該怎麼整頓這幫人。最多三日,濫竽充數之輩,臣一律罷遷,確保都察院清正廉潔,奉公守法,是陛下監察朝臣的臂膀,絕不是他人黨爭的的箭矢!”

‘不錯!’

崇禎對曹於汴的態度十分滿意,端著碗,微笑著道:“卿家之言,深得朕心。”

說完這一句,崇禎面露思忖,慢慢的說道:“昨夜,朕沒怎麼睡,腦子裡轉了很多,想了很多。朝廷有太多厄需解決,必須要做的事情,但又不能立刻就去做,不止是咱們現在騰不出手,做不到,也是缺乏對朝廷弊政總體情況的一種清晰認知,只有在瞭解足夠清楚,才能有正確的策略去應對。所以,三位卿家在整肅各自部門,肅清吏治的同時,也要去深入的對朝廷政務進行調查,而後,拿出一套完整的施政草綱來。”

“這是一個十分嚴峻,複雜,耗時耗力的事,雖然千頭萬緒,又不能不做。”

崇禎端著碗,看著曹於汴三人,神色認真,道:“三位卿家,空閒的時候,可以多想一想,討論一下,各部門群策群力,先拿出一套總體的應對綱目,朕想看看。”

曹於汴,畢自嚴,王永光三人從崇禎平靜的話裡,感受到了想做事的心情與迫切,不由齊齊站起來,抬著手,沉聲道:“臣等領命!”

崇禎又擺了擺筷子,笑著說道:“坐下說。”

三人面容越發的嚴肅,坐到崇禎對面,心裡已經開始思索起來。

他們不是官場新人,宦海沉浮多年,對朝局有著太多想法,對朝政更是如此。

崇禎見他們已經在思索,笑了笑,道:“不要著急,還那句話,想要做事,先得有人,用對人才能做對事。吏治,依舊是我們最優先的一步。”

曹於汴沉色道:“陛下說的是,現在的朝廷,庸碌,昏庸,無能之輩太多,他們只會阿諛奉承,貪瀆枉法,除了壞事,他們什麼事都不會做!”

崇禎吃了幾口飯,道:“吏治的清理,先從各部門開始,暫且不要那麼急切,朕想要再看看。”

雖然崇禎沒有說想看什麼,曹於汴,畢自嚴,王永光三人還是懂了。

比如魏忠賢,比如首輔黃立極,比如很多與魏忠賢有牽扯,確實又有能力的一些人。

這些人,既在朝廷,也有在遼東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