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魏帝駕崩,進攻潼關(第1/2頁)
章節報錯
聞言,司馬懿信誓旦旦抱拳道;“在下聽清楚了,在下保證定會完成任務!”
對司馬懿恭順態度,黑袍人愈發滿意,且拍著他肩膀道:
“你放心好了,等‘摧華會’計劃實現後,絕對不會虧待你們司馬家,屆時,你們司馬家將成為這場三國亂世的最大贏家!”
……
大魏皇宮內。
右將軍徐清在接到曹丕詔書後,便快馬加鞭趕來覲見。
“臣徐清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呵呵,徐清,你看朕這個樣子,還像萬歲的模樣嗎?這些客套話語不必再說了,快起來,朕有要事託付給你。”
聽聞此話,徐清立刻從地上站起來,來到曹丕身邊恭敬詢問:
“陛下有什麼要事吩咐,臣絕對效死命!”
曹丕虛弱點點頭,接著開口道:“叡兒,汝出來吧。”
話音剛落,自那窗簾之後走出來位英武少年,全身上下散發著不同平凡氣度。
他,即是魏國太子,曹叡。
見到他後,徐清立馬恭敬撫手道:“末將拜見太子殿下。”
曹丕緩緩道:“徐清,你也看到了,朕怕是不行了……朕已託孤司馬懿、陳群、曹真三人,還差一人,朕本想讓你岳父伯仁擔任。”
“奈何天不遂朕願,你伯仁也病危了,朕思來想去,也只有讓你成為最後一位託孤大臣。”
“你是公明老將軍之子,又是伯仁女婿,讓你成為託孤大臣,也可以安撫那些外姓將領,讓他們知道我曹魏天下不是宗室與士族之天下,我曹家沒有忘記那些用血和汗為我曹家打拼的功臣。”
顯而易見,曹丕讓徐清做最後一位託孤大臣,除了是因陳群所建議,徐清是半個宗室成員外,更重要得也是其乃五子良將徐晃之子,可以安撫那些外姓將領之心。
曹丕用心之甚遠,不愧為大魏文帝也。
在聽完曹丕這番話後,徐清心中可謂是又驚又喜。
驚得是沒想到曹丕會因自己岳父夏侯尚病重,轉而將託孤大臣位置讓給自己。
喜得是自己成為託孤大臣以後,能夠更方便幫助大哥劉封了!
於是乎,徐清信誓旦旦撫手道:“還請陛下放心,末將一定會好好輔佐太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曹丕點點頭,接著將徐清的手和曹叡的手放在一起,囑咐道:“從今往後,你二人當將彼此視作親兄弟,共同患難,榮辱與共。”
徐清、曹叡異口同聲道:“諾!”
公元223年冬,魏文帝曹丕駕崩,享年36歲。
時年僅十八歲的曹叡繼位登基,是為魏明帝。
明帝登基後,冊封四位託孤大臣,曹真為大將軍,司馬懿為驃騎將軍,陳群為大司馬,徐清為車騎將軍。
四位託孤大臣輔佐明帝,總覽全國軍政……
長安城,劉封擊退羌人後回到這裡,準備重整兵馬再攻潼關。
恰巧在這時候,派往洛陽方面細作傳來訊息,說是魏主曹丕駕崩,其子曹叡年幼繼位。
劉封聞訊大喜,趁機起泰山兵兩萬、蜀兵八萬,共十萬大軍直奔潼關而去。
抵達潼關下後,魏大將軍曹真與左將軍張郃深知蜀軍人多,任由劉封如何讓人叫罵,都是不肯出城迎戰。
魏軍閉關不出,劉封在黃權、馬謖等謀士建議下,認為有兩條路可走,要麼是強攻潼關,要麼是包圍潼關直至魏軍糧盡。
攻城戰本就易守難攻,外加上潼關天險,想要強行攻佔的話,怕是會損傷慘重。
可現如今不知潼關內尚有餘糧多少,說不定蜀軍糧草盡了,魏軍糧草都還沒吃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