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蛋!他怎敢如此狂妄!”

軍隊中後方,李牧黝黑中略微泛白的濃眉皺起,霎時間便勃然大怒。

他們知道吳銘的不好惹,明白如果想透過強硬手段直接拿下吳銘,自己的手下可能會犧牲無數將士的性命;

所以他們一開始選擇了談判式的溝通。

但誰知道,吳銘直接就開打,一副懶得和他們再多說一句話的樣子,如此霸道肆意的行為,怎能不讓李牧等人內心泛起怒意。

而隨著吳銘的衝陣。

十萬大軍也瞬間有些躁動起來。

敏銳察覺到這一點的李牧看了眼王翦的方向。

而不止李牧一個人,七國中其他的許多將領,包括李斯、張良等人,皆是下意識的看了眼王翦的方向。

因為這一次六國十萬聯軍的行軍途中,他們已經透過商議,確定了聯軍暫時以秦國的王翦為首。

李牧和其他人對此並沒有發表什麼多餘的意見,原因也都很簡單。

因為強秦的國力,也因為聯軍中將士數量最多的就是秦軍,再加上王翦的聲望,這些足以讓王翦並不需要出多大的風頭;

便水到渠成般的直接拿下‘帶頭大哥’的位置。

這也讓李斯若有所思,想清楚了一路上王翦為什麼好幾次面對他的暗示,皆是不怎麼理會。

不過王翦和李牧等人也各自心知肚明;

說是以王翦為首,但王翦對其餘五國的軍隊並沒有多大的調動權。

如果三國時期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盟主袁紹對其餘諸侯如曹操、袁術等的調動權是十的話;

那王翦就只有一也不到。

所以待眾人看王翦並沒有做出‘向其餘五國發號旗令’這樣彼此都尷尬的舉動後;

李牧等人也都收回了目光,把心思都放在了怎樣對付吳銘,和減少自己國家軍隊傷亡的方面!

這一次,之所以要選擇六國聯軍來拿下吳銘;

除了因為吳銘的棘手外,便是秦、趙、魏、楚等六國,對齊國動了心思!

‘然而,十萬聯軍雖然兵強馬壯、人多勢眾,更有李牧將軍、王翦將軍這樣的七國名將……但終究是各自為營、一盤散沙;

這六國十萬大軍,真的能留下這位披甲神君嗎?’

大軍邊緣,張良內心想著,他雖然看不見吳銘的蹤影,但憑藉大軍喊殺聲和慘叫聲的傳出方向,卻也能確定吳銘的位置。

而流沙f4中,以張良和吳銘的接觸最少,但此時此刻,張良卻是有一種很強烈的預感;

那就是這一次的十萬大軍,或許根本留不住吳銘!

‘如果十萬大軍依舊奈何不了這一位的話……七國未來的風雲會怎樣變幻;

恐怕將會繫於這位神君一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