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探親(第2/2頁)
章節報錯
“清河,你也好久沒活動筋骨了,今天咱們爺倆騎車過去。”
“行啊,那咱就騎車過去。”
一路從縣城到石龍村,以前的鄉村土路變成了水泥路,雖說不寬,但也有了現代化的味道。
八零年代到九零年代,是改革的元年,無數的重工業與修路工程,都是從這時候開始的。
偶爾路過的錄影廳與家電鋪子,門口播放著《咱們工人有力量》的歌曲。
還有時髦的年輕人穿著喇叭褲,燙著波浪卷,在露天的廣場裡跳交誼舞,旁邊還有大的錄音機,絲毫不顧周圍老人的異樣眼光。
正如幾十年後,一群在馬路上扛著低音炮,跳廣場舞的大爺大媽,絲毫不顧及周圍人眼光一樣。
文三江顧盼四周,不由得感慨說道:“清河,這時代是真的變了啊。”
“才不過一年的時間,我都有些認不清生活過的地方。”
陳清河笑著說道:“世道是在變,不過這以後啊,會越變越好。”
“不管怎麼說,咱們捱餓受窮,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也就一去不復返。”
深秋時節,初秋的天氣微冷,來自於西伯利亞寒流的北風,吹在中原地區,楓葉打著旋兒裹在陳清河的腳邊。
用力蹬車的陳清河,又裹了裹楊音韻囑咐自己帶來的裘皮大襖,頓時覺得身上暖呼呼的。
沒老婆的日子,還是難過啊。
等過段時間,川蜀那邊徹底穩定下來以後,陳清河打算把父母也接過去住。
俗話說的好,少不入川老不入藏。
川蜀地區水土養人,讓人更覺得安逸,老人住在那邊健康長壽,身體也不容易出毛病。
而且南方水質柔軟,常年喝對人的身體好。
正當陳清河盤算著的時候,石龍村口已到。
遠處,曾經光禿禿的幾座荒山,自從被父母承包下來以後,已經變得綠意盎然。
近處的山坡種植茯苓,山上的土壤也適合種植人參,這會兒生長得正茂盛。
北邊的幾座山,種上了長青林,落葉滋養的土壤層適合菌類生長,遍佈著靈芝、猴頭菇,以及後世爆火的黑松露。
以前的湖泊也被承包下來,直接用來養魚蝦。
還有後頭的草場,養了一群羊,老遠能看見白花花的羊屁股。
看到漂亮的村莊景觀,陳清河頓時覺得心曠神怡。
中午十一點左右,車子停在了家門口,陳清河扯著嗓子喊道:“爹,娘,我回來了!”
別墅裡,戴著老花鏡的張桂花,正縫著一件黑緞的棉襖,看尺寸只有自己能穿得下。
聽到陳清河的聲音,張桂花立即抬起頭,朝著門口看了一眼,旋即笑著搖了搖頭,又把腦袋垂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