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頭是六斤六兩柴雞蛋,我從咱們山上散養雞撿的。還有上好的茶葉一包,聚合齋的點心五包,二斤上好的大肥肉……”

聽著一大堆的東西,陳大栓呵呵一笑,“有了這些,咱爹咱娘肯定不會再嫌棄咱。”

開著車子的陳清河,臉色陰沉不語。

老一輩人的宗族觀念重,哪怕是打得頭破血流,被各種苛待,兒女也不會和父母記仇。

比如某些二十四孝上的東西,臥冰求鯉,郭巨埋兒,現在想想簡直血腥加愚蠢。

後世有個說法,叫做父母不慈,兒女不孝。

意思是:父母如果盡不到呵護自己的義務,那麼女兒就不必孝順。

可這種說法放在八零年代,肯定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為了讓父母滿意,陳清河也只能強忍著噁心,去一趟所謂的“外公外婆”家。

路上,察覺到陳清河不開心,張桂花就小聲說道:“清河,其實你外公對我還是蠻好的。”

“在你剛出生的時候,咱家窮我沒有奶水,是你外公給我偷偷送了一斤雞蛋,才讓你活命。”

提起這事,陳清河更加慍怒。

“如果他不牽走咱家的牛,搶走咱家的木犁,怎麼至於田畝欠收,讓全家吃不上飯!?”

張桂花低著頭,窘迫得不知該說什麼好。

楊音韻纖眉微蹙,小聲提醒說道:“老公,你少說兩句。”

陳清河也意識到自己話語不妥,雖然心中不情願,但還是勉強說道:“媽,您儘管放心,這次您回孃家,我儘量給足他們面子就是。”

張桂花有些內疚,“孩子,我是不是太委屈你了?”

“沒有人能讓我委屈,也沒有人能讓咱委屈。”

陳清河笑著說道:“媽,您兒子不比當初了,那群傢伙肯定不敢欺負咱。”

前段時間修了山路,從石龍村到盤石溝,三十里的路程只開了約莫一個小時。

但盤石溝的村子,顧名思義是在一個兩山夾縫的山溝裡,地勢比較低。

等到村口時,陳清河看著下方的陡坡,不由得有些擔憂。

昨天剛下過大雪,地上也都結滿了冰霜,上午的時候還好說,一旦下午化雪道路泥濘,車子可就下去容易上來難。

從這裡離外公家,大概還有二十分鐘路程,陳清河干脆就把車子停在路邊。

“媽,咱們下車走兩步吧。”

“好。”

一家人拎著禮物,前往盤石溝老張家。

盤石溝土地肥沃,一畝地能生產普通兩畝地的糧食,因此村裡都比較富庶。

尤其是張桂花的父親張建國,早年間有兩個兄弟,但後來涉嫌黑惡被槍斃,田產都歸攏到他家。

張家國家裡倆兒子,僱了人給自己種田,哪怕一家人啥也不幹,也能夠吃飽穿暖。

下車後,陳清河怕團團和圓圓摔倒,就和楊音韻倆人一人一個。

陳清河揹著圓圓,楊音韻揹著團團往前走,父母則拎著即將要送往張建國家的禮物。

來到故土的村子,張桂花臉上的皺紋都舒展許多。

“前面那塊地就是我家的,小時候我還來這裡耕田,餓了就拔地裡的花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