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明禮朝著陳清河伸出大拇指,“先上是在趙老闆最危難的時候,抵押房子湊錢入股,又是為了救人,冒雨對付出逃的死刑犯。”

“你這人厚道,講義氣,我就不和你玩生意場上討價還價的一套。”

一番彩虹屁吹下來,幾乎給陳清河把高帽戴到了天上。

這麼一整,他反而不好意思要高價了。

“盧老闆,貨物儲備量你大概知道,你準備買多少?”

“半倉。”

“倉庫一半,大概是一百箱左右,一千塊不二價怎麼樣?”

一旁的趙昌平開口說:“盧老闆,我兄弟可是給了你最低價,你總不能好意思收吧。”

“現在水產市場,一天一個價,他隨便去零售,絕對能把價格翻一番。”

陳清河之所以賣得低,是為了給趙昌平一個面子,沒想到他反而幫自己討價還價。

盧明禮也是個爽快人,“兩千塊,半倉我要了,咱們交錢取貨。”

這個價格,比陳清河的心理預期高了一倍。

“好,那就祝咱們合作愉快!”

兩千塊錢到手,盧明禮立即開著小貨車,帶著員工馬不停蹄的前往石龍村取貨。

一輛小破貨車,顛簸兩下前車雨刮掉了下來,員工從車上跳下,撿起雨刷又跳回車上,場面格外滑稽。

目送他離開的趙昌平,不由笑出了聲,陳清河的神情卻格外肅穆。

八零年代,百廢待興,改革開放帶來的春風,讓那些敢闖敢拼的人,全都獲得了超額的回報。

現在騎著摩托車收山貨的,開著破貨車賣魚的,甚至辦小農場,養雞養牛的人,都是未來的億萬富翁。

在遍地黃金的年代,絕不能小覷任何人。

“清河兄弟,資金回籠了這麼多,你有沒有想過以後要做什麼生意?”

陳清河搖了搖頭,“做生意就算了,我準備把這些錢繼續投資,讓錢去生錢。”

“真佩服你的眼光。”

趙昌平朝著陳清河伸出大拇指,忍不住感慨說道:“投資的確省心,可把錢交到別人的口袋裡,我總覺得不放心。”

如果換做一般人,自己做生意比投資要穩妥太多,但陳清河不是一般人。

上一世,他經商了一輩子,早已經厭倦了那種忙碌。

更何況個人能力有限,他不可能把知道賺錢的行業,通通都做一遍。

而投資,剛好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誰的生意未來會破產,誰能白手起家,如果在股價最低的時候入手,每年吃的分紅都是一筆恐怖的數目!

多出的利潤,再投入潛力企業,再生出利潤。

早晚有一天,陳清河憑藉洞察未來的眼光,所滾出的利潤雪球,足夠撼動整個楊家!

陳清河握著兩千塊錢,目光灼灼望向遠方。

楊家絕對不是他要達到的終點,而是通向星辰大海的起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