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是好容易擺脫飢餓的年代。

一粒米、一枚生鏽的釘子、一塊碎布頭,對這個年代的人來說,都是寶貝。

人窮了,難免就會貪小便宜。

陳清河攤位上“免費”兩個字,直接讓一大批人聚集過來。

“小夥子,你這兒真讓免費嘗?”

陳清河直接拿起筷子,夾了一個蠶蛹放在報紙上,“大爺,嚐嚐。”

老頭嚐了一個,嚼得滿嘴生香,不由得伸出大拇指,“好吃,再給我嘗一個!”

陳清河呵呵一笑,“這可不行。大爺,我這招牌上寫了,免費品嚐,廉價管飽。”

“再想吃,您得花點錢了。”

“多少錢?”

“一毛錢一大碗。”

陳清河晃了晃手裡的瓷碗,“一毛錢一大碗,您自己舀,多少都算您的。”

老大爺眼前一亮,立即掏出一毛錢放在錢箱裡。

“把碗給我!”

老大爺擼起袖子,把碗插入盛放蟬蛹的竹筐中,舀了滿滿一大碗。

就在想往報紙上倒的時候,不留神一哆嗦,灑在竹筐裡不少。

“哎,年紀大了,這手就是不聽使喚。”

就在老大爺惋惜時,陳清河又鏟了一碗底的蟬蛹裝進報紙,“大爺,您吃好常來,最近我都在這裡擺攤。”

“呵呵,小夥子厚道啊。”

下班時人流特別多,許多人嚐了蟬蛹以後,紛紛表示要購買。

在八零年代初,一毛錢的購買力,相當於後世的二三十元。

哪怕把瓷碗裝滿,也就不到半斤蠶蛹,根本不算便宜。

可陳清河精準的抓住了人們貪便宜的心理,把一毛錢半斤,換成一毛錢一碗,就吸引了大批顧客。

一毛,兩毛,三毛……總共十斤多的蟬蛹,在二十幾分鍾內被一掃而空,賣了整整三塊多錢!

賣光了蟬蛹,陳清河又拿刀把青蛙肉剁成塊,鍋燒薄油,蔥薑蒜炒香,大火爆炒蛙肉和幹辣椒段。

炒好的蛙肉倒入簸箕,仍然是一毛錢一碗。

蛙肉被炸得骨頭都酥了,肌肉嫩滑,配上麻辣鮮香的口感,吃上一口就停不下來。

人們捧著報紙,吧唧著嘴吃得滿頭大汗,香味四溢,又吸引了更多人購買。

下午一點半,所有東西都賣光了。

陳清河清點了一下錢箱,裡面總共八塊六毛錢!

要知道,在八十年代,一個普通的工人,工資只有十幾二十塊。

一天的時間,賺了旁人半個月的工資!

上輩子,陳清河身價過億,卻從來不覺得金錢有什麼意義。

今天,陳清河攥著一沓毛票的手,都忍不住激動得淌汗。

先花一塊二,割上二斤上好的五花肉,又買了一袋米和一袋白麵,總共花了兩塊錢。

剩下的錢,陳清河小心翼翼的揣進兜裡,急匆匆推著板車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