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無忌他們其實也差不多的。

所以這一次降級,對他們來說,反倒是好事。

當中混得差一點的,可能就是尉遲信雄和徐世昌了。

現在這兩人,聽到皇帝列二十四功臣,都伸長了脖子。

太極宮中安靜極了。

李越也是特別的羨慕,這是何等的豐功偉績啊。

不知道等他老了,麾下能不能集齊二十四功臣。

高士蓮出列,手裡捧著文書,高聲唸誦:“以下二十四功臣不分先後排名。”

眾人都梳著耳朵,一個個心裡都特別的期待。

一般來說,大封群臣,都是從龍之功的功臣,要麼就是登基之後為了籠絡人心所作。

而這之前,李世隆並沒有學習前朝弄‘雲臺十八將’,反倒是在現在,天下太平之後,給與封賞。

如此一來,能上功臣榜的人,都是含金量十足的。

特別是陛下御駕親征之後,就更值得傳頌千古了。

“司徒,趙國公,公孫無忌!”

高士蓮開口第一句就是公孫無忌。

這讓公孫無忌渾身一顫,連忙跪在了地上,感激的聲淚俱下,“微臣何德何能能上這功臣榜吶,陛下愛我如斯,臣慚愧呀!”

回想起之前所作種種,他心中確實很慚愧,可也清楚,這功臣榜該當有他的。

“無忌,你不必妄自菲薄,這是你應當的,昔日陪著朕篳路藍縷開闢基業的人,朕一個都沒忘記!”李世隆說道。

“微臣叩謝聖恩!”公孫無忌真心實意的朝著李世隆磕了三個響頭。

心中也是感激秦墨。

若不是秦墨,哪有今天?

別說上二十四功臣榜,絕對遺臭萬年。

一旁的公孫敏嘴角微微上揚,他賭對了。

當初的奮力一搏,換來了坦蕩的前程,太值了!

高士蓮又念道:“司徒,成郡王,李存功!”

李存功遠在天象國,李勇猛在西域,李勇敢在倭州鎮藩,所以是李道遠替他謝的恩。

雖說高士蓮說了排名不論先後,可李世隆起草二十四功臣的時候,心中已經有了先後。

有些是出於多方面考教,比如公孫無忌是外戚,必然會考慮皇后的面子。

而李存功是宗親的人,這也是不能得罪的。

所以,接下來,第三個人,很重要。

從側面可以反映出,此人在皇帝心中的分量。

只可惜程三斧沒跟著回來,要不然,他肯定拍著胸脯吹牛說自己是外戚和宗親之下第一人。